校务会要注意“四多四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9-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任建波

    “会议”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有二,其中第一条是这样说的:由有关组织召开的听取情况、讨论问题和布置工作的集会。所谓“校务会”,即由学校校务委员会召开的听取学校管理的有关情况、讨论相关问题和布置相关工作的会议。校务会是学校管理的CPU(中央处理器),能够指挥学校各部门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校务会也是学校管理的调节器,能够协调和推进学校不断提升管理效能。开好校务会,对促进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校务会要多一些价值理念的导引,少一些泛化的行政推动。科学的学校管理核心价值,能指引学校管理的方向,澄明管理者的办学思路,提升教职工的职业精神,唤醒师生生命成长的自觉与灵性。科学的学校管理核心价值,呈现的是正确、科学、有效的办学追求。在校务会上,校长应该将学校管理核心价值渗透于细节之中,浸润每一位学校管理者的一言一行,进而凝聚全校教职工的向心力。校务会要力求淡化行政色彩,尽量避免依靠行政命令的方式推动学校工作。 

    其次,校务会要多一些活动方案的商定,少一些常规的业务安排。有学者指出,所谓会议,是靠集会来商议,是组织缺陷的一种补救措施。一些会议之所以要精简,很大原因是会议的效率不高。要提高校务会的效率,就要利用有限的时间来商讨事务,而不是把一些常规的业务安排再重复一遍。比如,可以利用校务会商讨如何庆祝六·一儿童节,由学生工作部门提出不同的活动方案,全体成员各议利弊,最后集中意见形成可执行的庆祝方案;再比如,发现班级间学科成绩差距较大,可以由教务部门提出不同的补救方案,大家各谈长短,最后集中意见对这一现象进行补救。而对班级卫生工作、路队管理、学科作业批阅等则可尽量少谈,因为这些都属于学校的常规管理业务。

    再其次,校务会要多一些互动交流的研讨,少一些单一的轮流坐庄。校务会通常是校长主持会议,学生工作部门总结一周教育常规情况,教务部门总结一周教师课堂教学常规情况,然后再由校长布置下周工作。久而久之,一个学校的校务会就会形成几个人的“一言堂”,这样不仅会导致学校工作很难创新和提升,而且容易让其他未参与发言的管理人员萌生“事不关己”的心态。校务会可以适当增加互动交流的研讨环节,比如安排全体成员轮流带领大家学习一些教育理论、教育案例等,再随机请人交流发言,这样既能增强校务会成员的主人翁意识,也能有效提高全体成员的参会效率。

    最后,校务会要多一些会议形式的创新,少一些刻板的固定模式。在保证校务会有效指导学校管理的前提下,可以尝试一些会议形式的创新,尽量减少固定会议模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会议效能。比如,学期末的部门总结会议,可以带领全体校务会成员参加团队拓展训练,在交流部门工作经验的同时,既愉悦身心又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再比如,元旦之前召开一次扩大型校务会,学校可以邀请校务会成员的家属一起开会,让他们也了解学校管理的流程和学校工作的特殊性,以赢得他们更多的支持与配合。

    开好校务会既是校长管理能力的体现,也是校长管理学识的反映,更是全体校务会成员集体智慧的折射。(作者单位: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