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幸福 享受成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1-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国际友人学写毛笔字 一实好声音 国学表演 第十届艺术节器乐比赛一等奖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时代赋予学校的历史重任。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实验学校以先进教育思想为引领,不断探索创新,实现了“教育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办学有特色”,成为天府之国一颗冉冉升起的教育新星。学校的“优长教育”,更是以其创新性、针对性、有效性成为学校整体工作的一大亮点。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以生命培育生命,给学生一个快乐的成长天地;以智慧启迪智慧,给学生一个开阔的知识视野;以精神点化精神,给学生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这个朴素而美丽的教育追求,来自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实验学校。

    新都一中实验学校脱胎于国家示范高中新都一中进行的“三优”、“成才”、“双语”系列教育科学实验,传承民族英雄王铭章将军的爱国主义精神,以“盛德、明礼、博学、笃行”为校训,以“人皆可以为尧舜”为核心理念。围绕这一理念,校长提出了“人人有理想,有爱心,有特长;天天都快乐,都健康,都幸福;处处能学习,能长智,能成才”的办学宗旨,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引领,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文化素养的陶冶。学校把人格的完美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让全体师生在工作、学习中感受幸福,享受成功。   

    “优长教育”之感恩篇 

    “感恩教育暖人心,细微之处见真情。”德育的力量能直达人的内心,润泽优质养分,唤起心灵觉醒,激扬精神潜能。构建适宜生命优化成长的环境、方法、途径……孕育道德生长力,创设适合每一位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新都一中实验学校走出了一条别有新意的感恩教育之路!

    圆梦计划 感恩家人——“我为妈妈圆个梦!”这是母亲节时学校布置给全校学生的特殊“体验作业”:利用周末的时间为妈妈圆一个梦。一开始,这个活动并不成功,因为它的难度远远大于给妈妈洗一次脚或者帮妈妈做一次家务。有些学生就是不理解:为什么要以“圆梦”的形式庆贺母亲节?是不是太麻烦了?

    “圆梦”活动的发起者——新都一中实验学校校长,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答,如果学生连自己的母亲都不愿感恩,那么学校的教育就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后来,谁也没有想到这次“体验作业”的影响有这么大,“体验报告”中,学生们为母爱的无私而震撼,母亲们也为孩子的变化而惊叹。初三一位学生的母亲给老师打来电话,讲述她那正在青春期有点叛逆的儿子所带来的惊喜——一本脱销书的手抄本!是孩子用整整一个白天偷偷抄好的。这位母亲说:“孩子居然知道我一直想看这本书!”

    随着“圆梦计划”的开始,新都一中实验学校的感恩教育掀起了又一个新的高潮。

    星火燎原,回报他人——新都一中实验学校,一封信件静静地诉说了一个动人的故事:甘肃省会宁县杨集乡杨集乡的邢坪小学,收到了新都一中实验学校一位叫陶潜的学生寄出的钱和包裹,包裹里装满了书籍、文具,还有一封情意浓浓的信,希望能以这种方式继续帮助邢坪小学的小朋友,尽一份微薄之力。

    学校班主任老师感慨地说:“陶潜同学的行为既让我们欣慰,也让我们汗颜。欣慰的是我们的感恩教育有效果,孩子们学会了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他人、回报社会;汗颜的是我们的目光还不如一个孩子看得远……”

    当陶潜的故事传遍校园每一个角落的时候,同学们都深受鼓舞,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他人。这时,地处贵州省毕节地区的茶花村小学进入了同学们的视野。通过西南石油大学绿舟协会的协助,新都一中实验学校的师生们开始了为期两周的校内外募捐活动,不仅募集到大量的物资,而且让更多的新都人民了解了茶花村的现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爱心源源不断地传递给茶花村的孩子们。

    爱心基金,感恩社会——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2008年5月的汶川特大地震到2010年4月的青海玉树地震,新都一中实验学校师生在得知消息后的第一时间立即行动,到灾区、到医院,捐钱、捐物、当志愿者,两次捐款共计46万余元。灾后,新都一中实验学校校长带着80余名师生走进受灾严重的彭州市桂花中学,捐资助学、对口交流,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手拉手,共托教育朝阳;心连心,实现合作发展”的承诺。

    2011年3月,新都一中实验学校正式成立“爱心基金”,以爱心为理念,将感恩化作爱心与关怀,帮助急需帮助的人们。

    2011年3月5日,学校优秀的数学教师孙文金身患癌症,学校通过爱心基金为他送去了5万元爱心基金。

    通过感恩教育,学生们深深地懂得,人的一生是感恩的一生,我们沐浴着别人的恩泽而来,要懂得感恩,与爱同行。

    “优长教育”之礼仪篇

    礼仪教育培新葩,德育活动结硕果。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要使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礼仪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礼仪教育就成了新都一中实验学校德育工作的另一个着力点。

    只要走进新都一中实验学校的校园,一声声“老师好”的问候就会传入你的耳朵,进入视线的是一群群服装整齐、充满活力的阳光少年。一声声问候、一张张笑脸,让人看到了学校的礼仪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细处,收到了成效。

    除了语言礼仪和服饰礼仪的教育外,学校还把礼仪教育和艺术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比如通过学校的校刊《桂蕾》、板报、书法、绘画、集会、班会活动等途径,宣传礼仪知识,尽量使礼仪教育通俗化、生动化、生活化,让每个学生都能明白礼仪的含义和作用,提升自我形象,懂得如何更好地与人交流。

    多层次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推进了学校的礼仪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也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赞同。学校于2009年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

    “优长教育”之学有所长篇

    雏鹰展翅的高地,少年大学生的摇篮。新都一中实验学校优雅大气的育人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温馨的人文关怀,稳定而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每一个学生成功人生的起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3月15日,从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传来喜讯:新都一中实验学校“三优班”学生邓宇帆,经过笔试和面试,从全国众多优秀学子中脱颖而出,被该校少年班录取,续写了新都一中实验学校学生考取西安交大少年班的传奇。

    2008年,14岁“三优少年”陈颖涵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为该校在川录取的两名学生之一;2009年新都一中实验学校首次组织学生参加西安交大少年班招生考试,14岁的刘玉婵、岑姿瑜同时被西安交大少年班录取(四川省仅此两名),开全省教育先河。

    2008年至今,四川省共考取7名少年大学生,新都一中实验学校就占了4名,社会各界盛誉新都一中实验学校是“少年大学生的摇篮”。

    据了解,在西安交大少年班的招生考试中,共有近10个项目的面试和测试,这些环节考察考生的人文素养、创新思维、动手操作、团队合作、沟通协商等方面的能力,体现考生的综合素质,许多通过笔试的考生往往在此折戟沉沙。

    新都一中实验学校通过长期的规范管理与引导,健康向上的精神气质已成为每个学子的鲜明烙印。尤其是历届少年大学生,他们个个品学兼优,深受师生欢迎。其良好的品德素养,为他们在西安交大少年班的招考中脱颖而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优长教育”之传承民族文化篇

    浸润国学经典,点亮智慧人生。作为新都区“国学基地”,2010年11月29日,新都一中实验学校18名学生参加了由成都市教育部门、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成都电视台少儿频道主办的中华经典知识问答竞赛。比赛中,这些参赛学生均体现出了深厚的国学素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端正的台风、激昂的嗓音、庄重的神情、忘我的投入,把对祖国古典文化的热爱诠释得淋漓尽致。经过四轮拼搏,他们在强手如云的赛场上脱颖而出,勇摘初中组首名的桂冠。这是新都一中实验学校作为新都区“国学基地学校”,再次在全市国学比赛中拔得头筹。

    赛后,学生们这样总结道:“我们不仅仅收获了满满一本书的国学知识,更体会到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潜移默化于行,润物无声入心。“人皆可以为尧舜”,这是新都一中实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思想。

    为使校园文化建设有重点、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结合重大事件、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一月一主题系列活动,循序渐进地推进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学校建立了“第二起跑线”课外活动阵地:管乐团、舞蹈队、“季候风”小组、生物园、陶艺小组、漫画组、主持人班、英语角、管乐团、舞蹈队……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使学校形成了和谐高雅的精神文化氛围,推动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和建设,成为校园里亮丽的风景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