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合作力(三)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编者按:在前两期合作学习系列选题中,我们解答了教师对于合作不同维度的疑问,在整理问题中,我们发现“没有合作”和“合作低效”占了主流,究其原因都是不讲流程惹的祸。本期,我们立足合作流程,论证“独学、对学、群学”对于合作的重要性,用科学的程序,丰盈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合作理念。

  ■本期对话嘉宾

  →孙耀荣: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教研室教研员

  →赵 平:河北省围场县天卉中学教科研主任

  →邓春林:湖南省株洲市景弘中学年级主任

  →焦慧芳:山西省晋城市城区星河学校教师

  →马晓海:江西省萍乡市萍乡实验学校副主任

  ■对话主持:梁恕俭

  科学流程保障高效学习

  合作需要流程,需要沟通和交流。科学的学习流程是实现高效学习的路径和保障,这种科学的合作学习流程便是“独学→对学→群学”。

  梁恕俭:为什么说合作需要流程?新课堂中的“独学→对学→群学”流程能否满足新课程理念上的“合作”需求?

  孙耀荣: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10个用线拴着的小球放入同一个器皿中(器皿口只能容下一个小球进出),10人一组,每人牵一条线,看哪组能最快将器皿中的小球全部拿出来。实验者先让一个临时组成的小组实验,结果由于大家没有提前沟通合作流程,全部取出小球用时55秒;另一小组事先进行了沟通,排好了取球的顺序,用时仅10秒钟。实验证明,合作需要流程,需要沟通和交流。科学的学习流程是实现高效学习的途径和保障,这种科学的合作学习流程便是“独学→对学→群学”。

  邓春林:为什么必先独学?因为学生在独立学习时,往往会碰到似曾相识,但又无从下手、不能立即解答的问题,有时对自己的想法和思维产生疑问,同时又希望从别人的发言评价中得到启发验证。对学,或解决疑惑,归纳提升,或师徒结对进行帮扶,解决困难。群学,则由多个对子共同交流,讨论的内容集中,难度加大。由于参与人数多,智力资源更加丰富,使合作学习的目标得到最大程度落实。“三学”组成一套完整、科学的流程系统。

  独学是合作的基础

  独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对学、群学的质量,因为带入合作学习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能够引起共鸣是合作学习的关键。

  梁恕俭:高效课堂倡导的“五步三查”课堂流程,独学是第一步,是以导学案为抓手,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独学对提升学生的合作力有何影响?独学要解决哪些问题?

  邓春林:独学要解决内容、目标、方法这三方面的问题。独学学什么,怎么学?独学是预习的过程,根据导学案这张施工图,对教材圈点勾画,自主解决导学案中的问题,使大部分学生能基本掌握基础知识,并找出自己的疑惑,用双色笔标注,为对学提供合作资源。为使独学效果更好,要给予适当的学法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善学,能体会到学习和发现的乐趣。

  赵平:在独学中,中等生和潜能生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问题,这就需要到对学、群学中通过合作学习加以解决。优等生完成导学案后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挖掘,从而生成一些新的问题或认识,也要通过对学、群学进一步补充完善,提炼升华。可见独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对学、群学的质量,因为带入合作学习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能够引起共鸣是合作学习的关键。

  孙耀荣:一个学习小组的合作力取决于什么?概括起来主要取决于小组成员的凝聚力,而凝聚力的形成主要由小组的共同兴趣和价值取向来决定。当他们在独学的基础上,经过合作发现或完成一个“难题”时,共同认识的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会产生兴奋、惊奇和愉悦的积极情感体验,这种力量又促使他们更加紧密地凝聚在一起,继而形成强大的合作力。

  为了形成合作力,首先,教师要承认学生的差异,设置问题和任务应分层次,让学生“跳起来摘苹果”,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快感。其次,如果设定的问题较难,教师就要给学生搭“支架”,让学生能够“缓坡向上”。再其次,要给学生提供独学的指导,独学就是学生与文本、编者、作者深度对话的过程,需要有所“凭借”,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方法支撑,让他们有章可循。最后,要防止“独学而无友”的现象,激励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结伴同行。

  焦慧芳:以语文教学为例,独学有两项内容:一是“直学”,就是学生直接对照教科书中的课文进行阅读、理解和思考,正确理解和掌握字、词、句的含义,解决一般的词汇理解和积累等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和理解能力。二是“助学”,也就是学生利用导学方案、课后题及工具书等,进一步深入学习和领会知识点,正确理解和把握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思想感情、写作手法、文体结构、中心思想,如此“助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学情决定合作进展

  小组合作的流程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寻求证据→思维碰撞→抽取规律。“群学”要发挥“头脑风暴”的威力,突破各环节解决不了的问题。

  梁恕俭:由独学过渡到群学,应遵循怎样的流程?“对学”与“群学”最关键的操作技术是什么?

  孙耀荣:“独学→对学→群学”这一顺序的排列和程序结构反映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学习规律。每一环节的学习都会面临两种结果:问题的解决和新问题的产生。这种对问题的认识差异是一种新的资源,是更大范围内群学的研究目标。“对学”通过对子间的交流、碰撞,以期达到初步完善思路、解决困惑和发现新问题的目的。其关键的操作技术是对学双方的匹配和默契。“教育即交往”,“对学”的实质也是一种学习交往,这种交往必须建立在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基础上。“群学”是把对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到组内、组间,直至班级范围去寻求解决。群学的操作技术要求更高一些,但关键取决于小组合作的流程。我认为小组合作的流程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寻求证据→思维碰撞→抽取规律。“群学”要发挥“头脑风暴”的威力,突破各环节解决不了的问题。

  马晓海:我们学校每个班有6个小组,在每个小组内,还分设了A、B两个小组和4组对子。若需要课堂展示,教师会把教学任务分给6个小组长,小组长再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分派下去,在讨论时,先是两个人的对学,接下来是4个人的对学群学,最后才是8个人的群学,这样就避免了潜能生在讨论时被边缘化,让合作更富有实效。

  邓春林:如何过渡到对学群学,主要依据学情。独学结束,学生有了想法、疑惑,有了交流的需要自然进入对学,先完成独学的学生到本组黑板前面去,轻声开展对学。这样既避免了一刀切,尊重了学生差异,不会影响还在独学的同学,还可以充分利用黑板资源,提高讨论交流效率。

  赵平:如果在对学过程中所有问题都得到彻底解决,则不必进入到群学环节——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应该灵活把握。

  流程不可教条

  “三学”的流程并非单向线型的、不可逆转的,对学完全可以在45分钟内多次呈现,经历群学后也需要独学来消化吸收。

  梁恕俭:“三学”(独学、对学、群学)在内容设置、时间调控、人员组织等方面,有什么要求?

  孙耀荣:“三学”的内容设置既要统一,又有区别。统一设置的基础性问题和任务经过“独学”的筛选,形成“困难”问题,经过对学的努力进一步提炼出“焦点”问题,这就反映出了内容设置的“连续性”和“递进性”。在“三学”中,自主学习能力是课堂的核心要素。我个人认为,从时间比值上来分,独学一般应该占6,对学、群学一般占4为宜。

  以8人组为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

            2人“一帮一”

       4人小组

            2人“一帮一”

  8人大组

            2人“一帮一”

       4人小组

            2人“一帮一”

  邓春林:独学是学会“能学会”的,找出“不会的”;对群学则是“学会不会的”。对学、群学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方法、提高新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学习成果生成的过程,如:一题多解、规律总结、变式练习等。

  独学时间要优先保证,因为它是后面流程的保障,独学过程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查”的作用,了解学情,指导学生。对学、群学没有太清晰的界线,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要发挥“激励、点拨、提升”的作用,通过巡查准确把握火候,调控好流程,以免导致课堂前松后紧。

  赵平:在内容设置上,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备课时没有预设到的问题,这样在对学、群学时目的性会更强,合作的深度、效果也就更好。在时间上应该灵活把握,教师一旦发现大多数学生独学不能继续(问题设计过难,导学案编制出了问题),应该立即叫停,进入到对学环节。同样,在对学时教师如果发现对学双方争执不下,再给时间也不会有结果则应立即进入群学阶段。总之我们的课堂是动态的,问题是动态的,生成是动态的,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灵活处理课堂上的各个环节、各种问题,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切不可古板、教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