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知马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马映谦在给孩子们讲故事。(资料图片)

    曾经,这里的校舍“晴天屋顶见太阳,雨天漏雨成竹筛”;如今,学生搬进新教室,校园里牡丹、月季、芍药争芳斗艳,垂柳、雪松、翠柏苍翠欲滴。35年来,马映谦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硬是撑起一所崭新的山村学校。

    ■特约通讯员 闫锁田 通讯员 王建军 

    甘肃省甘谷县礼辛乡杨湾小学地处甘谷、武山、通渭三县交界的西北部山梁上,距离县城100余里。马映谦是杨湾小学的校长,前不久,他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最美乡村校长”。他从1978年5月任教起,就在这里“安营扎寨”,马不停蹄地“拉”着这个小山村的教育整整跑了35个年头,把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这里。 

    母亲是他从教的一盏灯

    马映谦说:“没有老母亲的教诲,我就当不好老师,更谈不上当好校长。”

    1972年,马映谦初中毕业后,因家庭困难失去了上学的机会。1976年正是食不饱肚的年份,父亲因患绝症早逝,39岁的母亲料理全家人的生计。马映谦姊妹七人,自己排行老大,他在生产队积过肥,当过饲养员、放过羊,脏活累活都干过,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替母亲分忧解愁。

    适逢1978年5月全县统招民办教师,马映谦被择优录用,从此开始了教学生涯。初上讲台,他觉得这是世上好得不得了的事情,一个劲地拼命工作,从来不知道累。

    为了养家糊口,马映谦白天教学,晚上去生产队挣工分。他还自学兽医,星期天给周围农户的家禽家畜治病,用挣来的钱买杂粮面糊口。这样的生活一直维持了10年。 

    马映谦说:“我之所以能坚守到今天,母亲一直是我的坚强后盾。”

    母亲经常叮咛马映谦:“当老师是良心活,你既然干上了,咱们家再穷,你也不能离开学校,千万不要让别人说三道四,孩子们的学习可不能耽误。” 

    在和妈妈相守的几十年里,每逢学校遇到什么难事,他都会向妈妈请教,妈妈总会给他出一些好点子。

    “2002年5月,母亲身患绝症住院。当时,为了赶在雨季到来前修好校舍,我白天搞修建,晚上陪母亲。不到一个月,母亲就去世了。”如今,马映谦回忆起母亲时仍泣不成声。

    撑起一所崭新的学校

    杨湾小学始建于1931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校舍还是“晴天屋顶见太阳,雨天漏雨成竹筛”。每逢刮风下雨,孩子们就得戴着草帽上课,校舍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 

    1996年,马映谦当上了代理校长。他着手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善办学条件。他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四处筹措资金,硬是撑起了一所崭新的学校。 

    说起跑项目,马映谦感慨万千,跑路、吃苦、看眼色是家常便饭。费了好大劲,县上终于答应给学校落实项目,他便赶在假期里把旧校舍拆除了。万没想到,开学后,该项目却被调整到另外一所学校。

    怎么办?他抱着一个信念,只能进不能退!没有资金就去贷款,没有材料就去赊欠。

    马映谦托亲戚熟人,先后从信用社贷款3万元。他又挨家挨户发动学生家长和村里人捐资投劳,艰难地募集了资金2万多元,并动员村民义务修建学校。 

    和马映谦一起搞过修建的人开玩笑说,他比“铁公鸡”还抠。

    每逢出去买材料,他就背上老婆烤的两个“干锅盔”,渴了就喝白开水,能走的就坚决不坐车,晚上不住店。

    有一次,他在通渭县常河市场花了一天的功夫,挑选了240根松木椽,但听说甘谷市场每根能便宜2元。于是,他又跑到甘谷市场买,节约了480元。

    学校老师说,马老师是个全才,泥水匠、木匠、铁匠,样样精通,学校的课桌椅、自来水管、电器坏了,都是他亲自修。

    2002年5月,学校的修建工作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为换教室的钢窗,马映谦用肩膀和脊背往上顶一块八九十公斤的水泥预制板,由于劳动时间太长,体力严重透支,随后,他在给教室上梁时不幸被房檩砸昏,被送到医院输液后才慢慢缓过神来。卧床休息了几天,他便挣扎着坚持上班了。

    教室主体建好了,可村民们都抢收麦子去了,马映谦只好领着妻子和弟媳妇拉土、挑水、和泥,自己则给教室墙面抹泥,用了10天把教室粉刷好了。

    由于他只顾学校的工程,忘了自家农活。望着熟透了掉在地里的麦子,妻子心疼地掉了泪。马映谦面对家人,愧疚之情无以言表。

    经过5年时间,校舍建好了,马映谦又着手搞校园美化。如今,校园里牡丹、月季、芍药争芳斗艳,垂柳、雪松、翠柏苍翠欲滴。这所大山深处的学校充满灵性,彻底变了模样。 

    杨湾村在贫困山区礼辛的北山上,条件相当艰苦。为了留住年轻教师,马映谦想方设法在生活上关心大家,给每位教师配备了烧水壶、电磁炉、电风扇、床单、被套、衣柜等日常用具,接通了自来水,安上了村村通电视接收器,把老师的生活安排得停停当当。

    教一个学生改变一个家庭

    杨湾小学服务周围4个自然村的200多户农户,学校现有126名学生、6名教师。

    马映谦掰着指头算,自从他当校长起,学校已经毕业了18届450名学生,有87名学生考上了本科,其中还有考上清华大学的。

    马映谦不仅是村子变化的见证人,更是杨湾小学教育的守护者。

    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坚持不断“充电”。为师之初,他把当时每月7元的工资全部用来买教学参考书和资料,没日没夜地学习。他自学完了高中课程,后来又上中师进修。

    他爱学习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有一次,他肩挑精肥上地,走过了自家的承包地也不知道。为啥?因为他手里还拿着书在看。 

    马映谦对小学数学教学颇有研究,他善于启发式教学,尤其在应用题的一题多解方面探索出了结构式和线段思路图的方法。为了积累教学案例,他就把逻辑推理强和思维性强的题做成了很多教学卡片,这样每年都能用。 

    学校六年级学生马雄辉说:“听马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他能把一个简单的数学题编成有趣的故事,我们在听故事中不知不觉就找到了解题的思路。” 

    “在马老师担任杨湾小学校长的18年里,学校年年是先进,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县先进学校。他本人也多次荣获县、乡先进教师荣誉称号。”学区校长祁自成说。 

    面对种种荣誉,马映谦非常淡定。他说:“只要教成一个学生,就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 

    “我现在是杨湾村学校的祖师爷。”马映谦开玩笑说。 

    他花白的头发和额头上深深的皱纹就是最好的见证。他教过子孙三代的家庭不在少数。 

    眼下,马映谦已年近六旬,两个孩子大学毕业后都不在身边,老伴去了杭州带孙子,他成了空巢老人,自己洗衣做饭,每天一大早给其他老师早早熬好汤,然后迎接校园的第一缕温馨阳光……如今,这匹“老马”披着火红的晚霞,以饱满的热情继续在教育的征程上奋蹄扬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