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所长巧解发展之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吕丁学

    一所学校,上百名教师,各有所长。聪明的领导,则会善用人之长,为学校发展拾遗补漏。

    有一次,我在校长邮箱里看到一封学生来信:校长,高一年级的同学可以跟老师学笛子,我们高二年级的学生也有想学的,可是没老师教,您能为我们配一位这样的老师吗?这时,我突然想到,高二年级的音乐老师擅长拉二胡,笛子不是他的强项,因而会出现学生这样的诉求,那么高一年级想学二胡的学生又该怎么办呢?于是,我灵机一动,决定让这两位老师同时担任两个年级的音乐课,这样,课时虽未增加,但两个年级愿意学二胡的和愿意学笛子的学生都可以各取所需。

    这个办法也解决了学校美术教学中的困难。因为我们的美术教师在素描、国画、色彩等方面也是各有所长,如果让他们各教一个年级的话,学生也只能学到这位教师最擅长的一面。学校通盘考虑,减少他们在同一年级任教的班数,改由通教高中三个年级的课,专教自己的强项。这样,一个班就出现了有三个美术教师同时教的局面,学生的美术专业技能由此得到全面发展。

    随后,学校体育课也实施了选项教学。学生根据运动兴趣和自身特点,自主选择喜爱的体育项目。老师则根据各自的体育专项,把各年级所有喜爱这个项目的学生编组上体育课。这样,就打破了一个体育教师带一个年级的平行班、什么都教、什么也教不精的传统做法。

    就这样,教师的强项在“年级教学直通车”里得到了充分施展。

    眼下,很多校长会为青年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慢、优秀教师少而忧愁。还是以我校为例来说明如何化解这一问题。有一位教师,在省里获得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后,把自己如何确立教学理念、选择教法、定教学程序、设计问题、设置情境以及如何一次次改进、教学效果如何一次次提升等情况,向我做了一次详细汇报。我听后,觉得非常有必要让他在全体教师面前把这些过程和体会再详细展示一遍,来个现身说法,尤其是把自己为什么要一次次改进?依据是什么?这些依据又是怎样获得的来个条分缕析。教师们听后,都觉得深受启迪,受益匪浅。

    之后,学校就立了规矩,每位教师,只要获奖回来,都要给大家现身说法,展示其成长和成功过程。日久天长,现身说法中的经验和体会,就嫁接到了其他教师身上,结出了别样的果实。

    其实,我们很早就有“以万物为师”的古训。既如此,如若将有特长的人闲置一旁,岂非极大浪费?作为一校之长,如果不能让教师各展其长,而一味坐叹人才、资金的匮乏,岂不令人悲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专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潜质,如何让教师在岗位上发挥各自才能,是当校长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作者系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