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关注哪些教育热点问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3-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关键词5: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十分复杂且具全局性的问题,其中利害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弊端的举措,为高考改革指明了方向,这些举措成为两会代表委员持续关注的热点。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

    一年多考不会增加学生负担 当前高考改革的方向,是在长期的实践、调研基础上形成和确定下来的,符合时代精神、符合实际情况,总体上是合理的。很多改革举措,例如减少考试科目、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和一年多考等,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经过充分论证和思考的,也不会像社会上想象的那样,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西方很多国家考试制度都是社会化、一年多考。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大成:

    一考定终身将成过去式 一考定终身问题将成为过去式,教育部现在已经出台一些方案,像北京市准备试点会考、高考,加上特别的选择性题目。会考是第一块,高考是第二块,第三块是选择性考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数学好就选数学,这个分也纳入学分。这三块合起来成为招生的标准。至于改革预期,我认为,任何方案都不能说绝对好,都需要试验,新的道路也可以走走看。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

    高考改革关键在于改内容 高考改革,不在于改形式,关键在于改内容,以真正实现减负、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高考改革在具体操作上要慎重,多听不同意见,进行更合理的顶层设计。

    全国人大代表、湘潭大学教授罗和安:

    就近入学还需标本兼治 对就近入学政策的期待和对政策实施结果的担忧,实际上反映了百姓对教育资源分配的强烈关注。要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不仅要求政策在执行层面透明公开、不偏不倚,更需从本质上研究解决教育资源均衡发展问题。

    关键词6: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已经进入以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改革发展新阶段。因此,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

    发展职业教育是对国家人力资本进行投资的重要方面 发展职业教育实际上是对这个国家人力资本进行投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现在,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比较快,但是高级技工的培训是相对落后的。要加强职业教育,实际上更多的是要培养高级技工。除了政府需要进行投入以及体制改革之外,还需要全民有一个观念上的转变,通过职业教育,成为有资质的高级技工,对社会的贡献、自己的收入,都是不低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常委饶子和:

    部分本科应向职教转型 目前我国有本科院校840所,其中300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转型。这些本科院校的培养规格及类型目标,与高职教育最为接近,若将其转型为高职本科,可以大大节约高职办学成本,又能尽快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还有一个选择是,鼓励知名大学举办高职本科教育。这不仅为本科院校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而且对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市政协副主席沈琪芳:

    现代职教体系需更多融通 建立现代职教体系要打通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目前,中高职衔接有多种形式,如“五年一贯制”和“3+2”的形式,但这两种形式还不够,应该更多地进行融通。

    全国人大代表、黄河科技学院院长 杨雪梅: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解决就业用工两难 从中央的部署来看,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现在可以说是恰逢其时。我建议发挥政府职能,支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构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效解决“就业难”与“用工荒”的矛盾。国家应当制定和完善政策体系,引导一批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同时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经费保障。(本报记者 宋伟涛整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微观点     下一篇:揪心“病毒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