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练兵 人人提技能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4-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11年6月,石家庄经济学院出台方案规定,不论学历、职称与年龄,2004年起入职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岗位大练兵,3次不合格的教师须转到教辅岗位。这一规定使得青年教师人人绷紧了“提高教育教学技能”这根弦。

    ■本报记者 周红松

    已经晚上9点多了,石家庄经济学院校园内宁静清幽,在外语学院会议室,几位青年教师还在和副院长付天军商讨本校公共英语课改的问题。如今,一门心思琢磨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课上得好、让学生学得好,已经成为该校青年教师的一致追求。

    石家庄经济学院是用了什么样的招儿,让青年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上?日前,记者走进该校寻找答案。

    岗位大练兵:

    青年教师绷紧“提高教育教学技能”这根弦

    “据学院教务处统计,每学期承担2门以上课程的教师有600名左右,‘新教师’占一半以上。”该校副校长张伟良说,“但这些新教师一般是从学校一毕业,就立刻登上讲台,缺少实践经验,甚至有些教师连授课的基本环节都不清楚。怎么办?必须寻思点招儿!”

    2011年6月,经过认真调研和慎重筹划,石家庄经济学院正式出台教师大练兵活动方案。方案规定,不论学历、职称与年龄,2004年起入职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第一期岗位大练兵,3年内形成完整一轮。

    很多有教授职称的青年教师都未能获得特殊待遇。学校这次动真格的了。

    学校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项经费,资助青年教师参加各类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学术会议或学习活动。与此同时,“老教师传帮带”、“系列名师报告会”、“我读教育经典”、“练兵专题演讲”……一项项活动接踵而至。

    “第一次不合格再练,第二次不合格还可以接着练,要是第三次还通不过,只能转到教辅岗!”在一次总结会上,校长李军宣布一次评估结果:30名未能通过合格验收的教师,面临待岗培训甚至转岗的考验。

    “压力蛮大,我们必须要绷紧‘强质提能’这根弦。”勘查技术与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曹洪洋说。

    教学优秀评职加分:

    让青年教师干得有劲儿有动力

    “大练兵是一个外在的压力,要想办法让青年教师形成内驱力,让他们干得有劲儿。”李军说。

    在学校2012年的头号红头文件上,记者看到,今后每年评职晋级,该校按照10%的刚性要求,教学成绩优秀的30名青年教学骨干在职称评定时将获得15分的加分,并全部送到国外大学进行短期访学。

    “15分加分相当于发表七八篇核心期刊论文,出国访学更是我们这些年轻草根教师想都不敢想的事。”信息工程学院青年教师赵占芳说。

    赵占芳参加了第一期大练兵,之后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深受学生欢迎,教学工作年年被评为优秀,于2012年荣膺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当年参加评职称,赵占芳没有太多课题项目和论文,但就是这个“青年骨干教师”的称号成为他最重要的砝码。

    “要按过去的评审方式,我的综合分值连学校的初评关都过不了。”赵占芳介绍,自己被学校推荐后,学校领导还专程找到上级主管部门领导说明情况,为他争取机会。当年,赵占芳顺利晋升教授职称,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赴美学习交流活动。

    “学校倾尽全力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怎能不让广大青年教师为之动容?怎能不让青年教师全心全意投身教学工作?”赵占芳对此深有感触。

    像这样的事,在石家庄经济学院还有很多。正如该校会计学院教师赵凌云所言:“教学大练兵已经让我们从‘要我练’到‘我要练’。”

    良好风气形成:

    青年教师成长快,学校教改收获丰

    学校外语学院在一批青年教师的思索实践中,创造性地实行了“四无”(即无教材、无教室、无课堂、无考试)“四有”(即有任务、有指导、有空间、有评价)消长法教学模式。没有传统的教材,网络视频、电影、演讲等都是学生的学习素材。课堂也不局限于教室,操场、图书馆、宿舍等都是学生们学习的空间。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没有一次书面考试,甚至不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四、六级考试,而是在语言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学生在享受学习的快乐的同时,听说读写译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去年,该校大一的一个班自愿参加四级考试,通过率达到88%。

    公共英语课的改革,只是石家庄经济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

    针对有创新创业需求的学生,学校陆续开设创新创业实验班、风险投资实验班、网络工程实验班,通过企业家进课堂、学生进企业、户外体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学校专门划出一层楼建立600平方米的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鼓励学生自己成立公司,边学习边创业,帮助学生把创业想法变为现实……

    “所有这些,离不开广大青年教师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张伟良说。

    青年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上,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耽误科研。据统计,近两年来,该校青年教师共申请各类教学研究和改革课题20多项,在各自学科领域完成高水平科研论文一百余篇,较之以往均有突破性进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