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兴校 特色强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4-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校教科研的功能、目的,是引领教职工清楚明白地做事、科学有效地做事。要把事情做正确、做好,做每一件事,都需要发现、把握、依据事物的规律进行。

    于荣学认为,做研究要“有的放矢”,问题即课题,教职工在工作实践中的为难之处,即是有价值的研究题目,把为难的事“研”细、“究”竟,把“问题”解答明白了,工作自然事半功倍。因此,红螺寺中学采取以下措施带领教职工在科研状态下工作:

    理念引领 转变科研观念 最初老师们认为:科研增加工作负担、科研方法太复杂等。

    经过与老师们沟通,于荣学发现:老师们“科研恐惧症”根源在于没有将科研与本职工作密切地结合起来,没有实现用科研为师生减负、通过科研提高效率与质量等,导致科研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通过邀请曹新美、陈虹、程鸿勋等专家为教职工举办报告会,促使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促使教师能明白地做教育

    校长示范 召唤教师进行科研 于荣学主持的北京市规划课题《农村中学班主任培训模式研究》,获北京市第五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基础教育专项奖。曾出版商品知识读物《消费保护常识》、劳动技术教材《中草药栽培》、《山区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实用方法》、《阳光班集体建设策略》、《永恒的追求》、《探索的足迹》等著作。被称为怀柔地区的“学习之星”、“学者型”校长。

    于荣学科研理念是:学校“不抓教学过不了日子,不抓教研过不好日子,不抓科研过不长日子。”于是他自己研究的同时组织班子合力抓,带动全体层层落实。

    交流推动 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为了提高教师搞科研的信心和能力,学校组织参与同行交流。学校组织任课教师去山东、河北、江苏、广州、山西考察交流,去美国、新西兰等国家访问学习,与丁榕、王宝祥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提高了科研水平。近三年,干部教师编写出版了18本经验著作、校本教材;每年发表及获奖文章100-150篇;申报获批正在研究的市级和全国的科研课题及项目达到12个。

    表彰激励 调动科研积极性 学校制定了《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教育科研奖励制度》等规章制度,保证各项制度落实。为了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学校专门列支足够的年度专项经费,将重点课题经费保障纳入学校预算。每年10月,学校都要召开教科研表彰会。把教科研水平、能力、成果及教师评优、评职实行硬性挂钩,对教师的考核增加教科研内容,有效地提升了教师搞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科研工作引领下,红螺寺中学以艺术特色为切入点,办出自己品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鼓励普通高中办出自己的特色。”

    作为一所由师范学校转型而成的高中校,“先天不足”的红螺寺中学面临生存挑战。面对困境,作为校长,于荣学整体把握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需求,与干部教师分析学校的显在和潜在办学资源,从优势切入打造特色项目入手,以点带面,整体发展,推行艺术教育,举办国际部,承办内高班……学校办学特色彰显,赢得了社会广泛认可。

    学校被评为北京市艺术教育特色校、中国教科院“全国百所特色高中建设校”、教育部首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验项目学校、中国“当代特色学校”、“全国特色品牌学校”。

    于荣学认为:“学校特色”是指在办学过程中,长期积淀形成的稳定的具有相对独特性的风格和特征,是不断积累、凝练升华形成的比较优势。其关键词是长期、稳定、独胜。

    学校干部教师从校情出发,经过诊断、研究,寻找本校优势,以音乐、美术两方面突破,逐渐形成了艺术教育特色品牌。

    硬件设施奠定艺术基础 红螺寺中学有美术专业班6个,音乐表演专业班3个,音美实验班在校生和特长生近400多人,占学生总数近1/3。学校有钢琴房40间,钢琴52架,音乐教室6个,舞蹈教室1个,合唱教室1个;美术天光教室6个,美术普通教室2个。音美教学设备设施完备先进。

    教育资源提供艺术营养 红螺寺中学充分利用区域艺术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少年宫、中影基地等)和具有本土特点的文化艺术资源(如民俗、民居、民歌、地方戏曲等)开展艺术教育活动;聘请区域具有艺术专长的人才定期对学校艺术教育活动进行辅导;依托首师大美术学院和音乐学院教授、专家面对面指导,取得良好效果。

    专项、课题助推艺术发展 红螺寺中学现有3个艺术类市级规划课题,1个国家专项课题。其中于荣学主持的北京市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基础教育项目开展高中特色发展试验项目“农村高中音乐、美术实验班试验研究”获市基础教育专项奖。

    教师团队缔造艺术辉煌 艺术教研组是一支充满活力、敢于创新的团队。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人,教师在承担着基础艺术教育的同时,也担负着特长教育。王熠辉、黎薇老师组织的校级合唱团学生来自不同班级,但是获得怀柔区第一名并到北京参加全市展演,高晓红老师在美国学生上江苏民歌《茉莉花》的赏析课,受到美国友人的好评;美术组为全区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教学基本功的观摩指导与示范练习,取得了成功,为全区美术教师展示了红中美术教师的风采。

    学生成绩展示艺术成果 在北京怀柔区第十五、十六、十七届艺术节中,红中学生包揽了所有项目的冠军,自编操获得北京市特等奖,阿丽娅的独舞、商晓玲老师组织的男生四重唱在国家大剧院展演,美术组录像课《剪窗花》荣获北京市评比一等奖,《鲜花献给祖国》荣获北京市教师才艺大赛一等奖。学生考入中央美院、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重点本科。社会满意度很高,人民群众普遍认可、赞赏。

    美术生王火琪低分升入红中,2012年考入德国某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是全额免费研究生;音乐生王三月、李鹏飞考入首师大,在校期间举办了个人演唱会;高娜是国家大剧院签约专职演员;孙浩文是武警文工团一名歌唱演员;参加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音乐班毕业生刘鑫艺,是首师大音乐学院学生会主席,获得国家奖学金,2012年秋举办个人演唱会,并走上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成为一名闪烁的新星。

    刘良田老师的校本课程《剪纸艺术》培养学生传统艺术素质,刘子闻等同学作品获得国际金奖,刘琪等几位同学的剪纸作品获得北京市美术作品大赛一等奖,

    红中的艺术教育得到市教育部门、市教科院、市教育学院、中央教科所、国家教育部门的支持与指导,学校有七个项目获得批准成为市级以上科研课题或项目实验校。

    艺术特色的发展,提升了学校的美誉度,为学校品牌塑造奠定了基础,于荣学已经勾画出未来学校发展方向:力争成为国家体育总局的实验校;成为首师大、中央民族大学衔接教育实验校;创办以“向善教育”为特色的“阳光德育”,创出全国德育实验成果。

    于荣学认为:艺术在人生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以音、美为主要内容的艺术教育,是充实、丰富中小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是浸润、滋养中小学生心灵、培育美感的阳光雨露;是提升中小学生品质和格调、提升人生境界的教育;是提升人文教养水平、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张静 刘静)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