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义务教育“全区域均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5-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大连市教育局局长 马瑞春

    大连市从1986年起取消了全市统一组织的小学升初中考试,全面实行小学、初中100%划片就近入学,城区小学毕业生按学校划片采取“对口直升”的办法免试就近升入初中。在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方面,大连市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老百姓家门口学校,努力为就近入学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大连市从1996年开始推进以办学条件标准化、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化和学校管理规范化为主要内容的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仅2008年以来,市区两级财政就投入40多亿元用于中小学办学设施标准化建设。2010年,为落实市政府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在全市12个地区全面实施了区际组团办学项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开始由“区域均衡”向“全区域均衡”迈进。为均衡人力资源配置,做好教师交流工作,全市每年县域内交流教师1300多人,由城市向农村派出教师130多人支教一年,承担教学、培训指导农村教师等任务,同时每年从农村派出1000多名教师到主城区学校跟班进修培训。从2013年开始,大连开始组建特色目录学校发展联盟,将从全市评出的首批40所优质特色品牌学校与薄弱学校建立了教育发展共同体。

    二、加强制度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学生按学区就近入学。一是按照有利于就近入学的原则做好学区划分,城市公办学校必须严格按照划定的学区做好招生工作,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跨学区招生。二是坚决取消一切以择优为幌子的各类特长班和入学选拔考试,严格学籍管理,坚决控制以择校为目的的学生非正常流动。三是均衡生源结构,实行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政策,指标到校的比例已经由1993年的10%提高到85%,同一重点高中录取的不同初中指标生最低分数差已经由10分拉大到35分。四是做好就近入学政策宣传,每年都要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招生信息,设立举报平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三、积极履行政府责任,将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工作纳入政府考核项目。自2009年起,大连将规范招生入学纳入对县级政府的综合评估,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每年下达区域择校平均指标和热点校择校率两个指标,年底将督导结果进行通报,并对县级政府进行问责。经过努力,学生择校率呈逐年下降态势,仅以初一为例,城市学校学生择校率已由2009年的8.5%下降到2.9%,公办义务教育择校现象得到基本遏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