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小学处于“心理环境预警线”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5-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北京5月22日讯(记者 高靓)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今天发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心理环境指数”,数据显示我国11%的中小学校处于“心理环境预警线”之下,在学校纪律秩序管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生自主发展等软环境指标上存在突出问题。

    该中心协同多所高校及研究院,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区、100个区县、600多所学校的抽样调查,建构了“心理环境指数”。研究首次提出了“学校心理环境预警线”概念。项目负责人之一、北师大教授陶沙解释,将学校积极心理环境指数由低到高分为1-9级,调查发现1级和2级的中小学在学业、心理健康、学校满意度等方面都存在高风险,因此将2级设为“预警线”。

    虽然学校心理软环境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教师学历和职称等因素有一定正向联系,但在每所抽样学校,对学生的“接纳与支持”、“鼓励自主与合作”两方面均是学校心理环境的“短板”。目前,中心已开通了“学校积极心理环境指数信息平台”,学校、区县可以查询研究结果,也可以申请使用指数工具施测,并进行比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