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有大国风范的创新人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6-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翁铁慧

    刘燕华

    刘彭芝

    翟小宁

    王殿军

    唐江澎

    袁明

    班诺

    希克斯

    惠特尔

    王铮

????李迅(中)

    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要培养有全球视野的大国青年,中国的创新人才要体现大国风范。要培养具有大国风范的创新人才,教育需要成功转型。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更适宜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更多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冒”出来,是很多校长的办学理想。中国是个正在不断发展、强大的大国,我们理应像刘彭芝一样,有熔铸中外精华,坚持综合创新,创办有中国特色的未来教育的自信。

    ■本报记者 杨桂青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技创业》杂志评出2013年度全球35岁以下杰出青年科学家,21岁的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研究员赵柏闻入选,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

    这足以令国人振奋。参与国际竞争的科技人才太少,一直是国人的遗憾。几十年前,汉学家李约瑟曾发问,中国曾向人类贡献过四大发明,科技一直领先于其他文明,为什么在近现代失去了领先优势?

    “李约瑟之问”经常考问一些校长的拳拳之心。赵柏闻毕业于人大附中,国务院参事、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长、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曾帮他破格进入北京市创新人才培养“翱翔计划”,破格颁发毕业证书,等等,为他的科研开一路绿灯。在近日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人大附中”)召开的中国基础教育卓越校长卓越教师培养基地第二期校长班第四次培训大会暨创新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上,刘彭芝说:“国际竞争越来越集中体现于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我们一定要尽快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国家战略。” 

    创新人才的大国风范

    对于“李约瑟之问”,李约瑟把主要原因归结为中华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等。他认为,中华文化是一种悟性文化,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过于讲究实用、中庸,等等。

    李约瑟道出了部分真理,但还有更“要命”的东西。

    经济全球化时代,地球上的财富在增加,但贫富悬殊增大,生活压力增大,人的自我认同出了问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袁明引用老友、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的话说:“‘我是谁’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是冲击每个心灵的问题。”人类精神的现状对教育提出了根本性的问题,即生命意义何在。袁明提出,中国要培养有全球视野的大国青年。

    因此,中国的创新人才要体现大国风范。

    有大国风范的创新人才要有大担当,具有全球视野和竞争意识,能够引领社会发展。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说:“国际竞争尤其显现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的竞争之上。这场竞争看似没有硝烟,没有边界,也没有裁判,却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发展。”“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有大国风范的创新人才有过人的本领,更有强大的内心。刘彭芝追慕“汉唐气象”,那时的中国人有理性、有灵性、有诗性、有血性,有美丽高洁的灵魂,有兼济天下之志。人大附中七年级二班赵子渊一岁半时患有感应神经性重度耳聋,医生预言他将无法说话、学习。但在聋儿康复中心老师的帮助下,他学会了说话,还进入人大附中学习。现在,他参加了学校的聋儿语言康复行动公益研修课,“我曾经是被关爱者,今天我长大了,我要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弟弟妹妹”。

    有大国风范的创新人才诚实、富有同悯心,不会失掉自己的灵魂,能够在探索世界的同时对改变世界做出贡献。人大附中早培班八年级学生张钦晨和同学们在北京动物园献血车前进行献血宣传,一位着“奇装异服”、纹身的男青年凑过来问:“有纹身能献血吗?”他本想再次纹身纪念18岁生日,看到这群中学生在献血车前忙前忙后,心中一动,决定用献血代替纹身了。“我们的行动确实可以改变人,我们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张钦晨说。

    要培养具有大国风范的创新人才,教育需要成功转型。刘彭芝认为,教育问题应集中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这个根本问题上。教育要从教学生如何成功转向教学生如何受人尊敬,以顺应大国发展之势。而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认为,立德在于立心,在于提升心灵境界,在孩子心中播种真善美,使他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江苏省锡山高中校长唐江澎说,一个个受人尊敬的人才能组成一个受人尊敬的民族,从而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可以育人,建筑、校园活动、学生社区和社团活动等,都可以成为创新意识的温润土壤。翟小宁说:“学习不能是学生的全部,成长才是他的全部,有意义的、完整的生活才是他的全部。”

    学校的教育准备

    创新能力怎样培养?基础教育阶段能为创新人才培养做哪些准备?

    这还是要回到“李约瑟之问”。翁铁慧从教育上寻找对这一问题的突破。她认为,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存在不足。清华大学附中(以下简称“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也有同感,他说:“基础教育在许多问题上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从英才培养模式到课程设置,到考试评价制度,都已经严重影响了整个人才培养体系。”

    对此,国外教育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迪。

    对动手能力、自主探究的重视是欧美著名高中教育的显著特点。翁铁慧发现,欧美著名高中科学教育教材和中国高中同类教材约有60%到70%的内容存在不同。比如,国际预科证书课程(IB)高水平实验科学课程要求实验时间为60个小时,低水平实验科学课程要求实验时间为40小时,占总课时的35%至40%。美国主流物理教材《物理原理与问题》中有90个学生实验,其中有66个探究性实验。在中国的实验学科教材中,实验时间只占总课时的10%至17%。

    以色列教育也秉持相同的教育理念。以色列具有创新传统,犹太裔诺贝尔奖得主占诺贝尔奖得主总数的22%。“以色列教育的特点一是玩中学,二是带着问题学,三是干中学。”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说。

    这样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求真精神。福州一中校长李迅说,福州一中一位学生在验证某个化学题目时,发现实验结果与广泛认可的描述有很大区别。为此,师生一起设计了一组对比试验,结论竟与中学化学课本中的解释完全不同。师生历经几个月查阅资料、求教专家,最终找到了答案。

    变革学习方式是国外创新人才培养的另一个特点。美国郝奇思学校倡导并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校长凯文·希克斯说:“学习和评估的责任主要在于学生自身。”基于项目的综合学习是美国爱文学校的一大特点,该校开发出几百个项目,把所有学习内容融合起来教授。“罗生门”项目(取日本导演黑泽明电影《罗生门》之意)从不同学科来分析同一个问题,一周时间围绕一个内容来上课。比如,以巴赫的一支曲子开始,文学课上,师生研究巴赫的生平、音乐风格和使用的乐器等;音乐课上师生研究曲子中的和声;数学课上师生发现了和弦的比例符合黄金分割律;科学课上他们研究声波……“所有学科都是相互关联的,灵感并不是从某个地方产生的,它其实来自很多地方。”该校创始人克瑞斯托弗·惠特尔说。这种灵感,就是点燃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火焰。

    此外,在信息化浪潮席卷之下,信息技术将对学校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有效信息的边界有多远,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会追随多远。爱文学校有5000多台无线设备可供教学使用,所有学生都有笔记本电脑和ipad。学校的技术团队可不是只做网络维护、设备维修之类的简单工作,他们建设庞大的数据库,设计各种网络通道,帮助师生高效地使用信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