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促进内涵发展成果斐然显现示范引领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7-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五、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一)职业教育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通过“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提高了师生的综合能力与水平,将大幅提升学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为区域内行业和企业提供有力的人才与技术支撑。例如: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玉林恒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汽车油泵项目,为中韩合作公司加工体育比赛器材项目。学校积极深入开展扶贫培训,送培下乡,在上林、宾阳、金秀等县份开展叉车、电工、计算机等培训共11000多人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南宁五菱桂花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由学校资深教师培训企业员工500多人次,开展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与培训,深受企业的认可。计算机应用专业为南宁市西乡塘区培训人口普查等管理人员200多人次。同时,学校的毕业生在相关企业员工中的比例占据明显技术优势,深受企业的欢迎;积极为区内外的企业开展企业员工培训,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合作,“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的推进为教师创造更多机会,参与对外生产、咨询、技术服务项目,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

    (二)显现骨干、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通过“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的实施,提升了招生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将学校建成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学校、提高质量示范学校、办出特色示范学校,提高学校招生办学综合实力和吸引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发挥在全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骨干、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其中学校各重点专业的特色发展已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形成引领作用,学校与多所县级职校建立帮扶互助合作长效机制,与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平果县职业技术学校、都安县职业技术学校、恭城县职业技术学校建立合作办学关系,并为他们提供教育教学及改革帮扶,带动了他们的发展。学校建设、改革和发展的成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为区内外兄弟院校提供了样板。从2012年6月至今,到学校参观学习的区内外兄弟学校多达30多所,学校的先进经验做法在中国教育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中国农机化导报、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资讯频道、南国早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在全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骨干、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通过两年的建设,学校办学条件迅速完善,办学实力和竞争力、吸引力迅速增强,办学规模迅速扩大,享誉八桂大地。学校先后荣获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先进学校、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德育先进单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科研二十强和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职业教育先进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数控紧缺人才实训基地、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劳泰伟 黄雪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