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助理:学生成长“加速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7-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科研助理”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做项目。(资料图片)

    从2004年开始,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探索让在校大学生担任“科研助理”的改革,并使其制度化,最终形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本报记者 陈帆波

    两年前才从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毕业的王龙,如今已是北京一家公司的技术部门负责人。“我之所以工作后进步很快,主要得益于在校期间当‘科研助理’所受的锻炼。”王龙说。

    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孙丽霞告诉记者,大部分在该院做过“科研助理”的学生,毕业后很快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或项目领军人物。从2004年开始,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探索让在校大学生担任“科研助理”的改革,并使其制度化,最终形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北华大学校长刘和忠在谈到机械工程学院“科研助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时说:“这项改革很有意义,我们以工科个性化培养为引领,扩大辐射面,加强分类指导,不断探索各个不同学科领域个性化人才培养途径。”

    几个“淘小子”成为第一批“科研助理”

    北华大学位于吉林省吉林市,走进机械工程学院和其他两个工科学院共用的实验楼,里面100多个房间大多是学生的创新实践基地和实验室,由于房子不够用,所有的走廊都被利用上了。

    虽然是双休日,但记者看到,几乎每个房间内都有学生在做项目。孙丽霞说,这些学生是“科研助理”,这个学期他们在做一个横向项目,是大团队协作,十几个分室的教师和180多名学生“科研助理”都参加。

    学生刘伟告诉记者,这些天他们晚上或双休日都在实验室工作,这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常态,“平时只要一上完课我们就会到实验室来,因为有项目,很多同学放假都没回家”。

    组织学生做项目的是该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主任李建永,作为当年“科研助理”的发起人之一,他向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科研助理”最初是机械工程学院几名教师领着几个“淘小子”做起来的。2002年春,学院有个酷爱科研的年轻教师姜生元,他想做项目,就找到实验室的李建永等3名教师帮忙,又在学生中找了6个学习不太安分、但喜欢鼓捣实验的“淘小子”,组成了一个小团队,开始在校长特批的12平方米的小空间里做起了项目。

    “项目是姜生元到企业里找来的,当时没有条件、没有钱,项目做了很多都不成功,一个礼拜还要往企业跑很多次,学生都跑够了。直到2003年做数控机床改造,居然成功了,就一连做了几台,学生的科研兴趣一下被激发了出来。”李建永说。

    这个小团队真正令学校“刮目相看”,是2003年他们研制的“气动蠕动式缆索维护机器人”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中一举斩获一等奖。“参赛的都是重点大学,我们是唯一一所普通高校。”李建永说。

    此后,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要求参加科研小组。第二年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中,姜生元领导的科研小组再次斩获大奖。那一年,姜生元当上了机械工程学院院长,他说,学生跟着教师做科研就是“科研助理”,并在全院推行“科研助理”的做法。他们最初的实验室也作为学生创新活动基地,被学校命名为“机电集成技术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

    这期间,6个“淘小子”相继毕业。入职不久,个个成绩斐然。孙海亮被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录用,第二年就做技术管理工作。被认为最淘的任周灿,被上海的一家中国第二大汽车设计公司录用,刚入职就是技术骨干。

    “淘小子”们的成功,让学院领导认识到,学生的兴趣和潜质必须在实践中激发出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应该让学生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对专业的兴趣和创新的精神。”孙丽霞说。

    将“科研助理”转化为人才培养模式

    2004年,机械工程学院正式在全院采用“科研助理”的方法来培养学生。

    “一开始只招聘到17名学生,除新生外,每个年级的都有,还有5名教师参加,组成一个大的团队。我们先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方法培训,然后就开始进行科研项目攻关了。”参加者之一的张玉峰老师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一种新型培养学生的模式雏形呈现出来,即依托科研基地,以项目为纽带,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团队,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学院将其称为大学生“科研助理”培养模式。

    2005年,学院正式出台以创新教育为主线、以“科研助理”培养模式为实践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取消传统的系、教研室建制,组建课程组基层学术和教学组织,主管院长可直接指挥多个课程组。

    在这个培养方案中,把保障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的时间、空间和机会,通过制度化的方式确定了下来。

    在时间上,有学制和学分保障,实行“2+2”分流教育,设立创新学分。对全体学生按照学生个性要求分类多方向培养,所有学生在前2年的学习中,必须完成4个创新学分,在后2年学习中,做“科研助理”、做项目得到的学分,可与其他实践课程互换学分。

    在空间上,有稳固的、常态化场所。学院所有研究室(实验室)同时作为学生实践基地,师生共用。每个研究室(实验室)都要按照研究方向招聘学生“科研助理”,他们既参与做课题和项目,也参与日常管理。

    在机会上,学院每年两次按各自专业方向招聘学生“科研助理”,并且不受年级限制,学生根据兴趣进入不同的研究室。

    李建永说:“基地与研究室的功能是一样的,过去是教师做科研用,现在是学生与教师共用,是培养学生的基地。改革前,我们的实践基地只有一两个分室,现在发展到15个分室,这些研究室是根据各自的技术特长设立的,每个研究室都有在技术方面比较精湛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引领学生进行科研知识培养和能力提升。”

    这样的制度性设计,使学生在实践培养上有了基本保障,尤其在大二后分流,做“科研助理”的学生就有了更多时间保障。有的学生创新学分得到90多分,可以和其他学科互换学分。这方面学校给学院是开绿灯的。

    “做科研助理”实现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自2006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做“科研助理”,人数占到全院学生总数的20%以上。

    记者采访时,该学院正在做一个合作项目“探月工程”的采样分系统的模型设计,15个实验室的教师和180名学生“科研助理”全部上阵。李建永说,这是一个大项目,是大团队作业,很锻炼人。他们让基地的学生都参加,虽然有的学生参与程度低,只是打打杂,但这个过程是有意义的。

    机电研究室有15个学生“科研助理”,除上课外白天晚上都在实验室做项目。几个刚刚进基地不久的学生说,他们只做些辅助性的事,但很喜欢这里的气氛。年轻的指导教师贾双林对记者说:“做项目时,教师和学生经常在一起讨论,比如这个方案做成什么样,要多次讨论,和二期比较,哪些地方是创新点,哪些方面要更优化,这个研究讨论的过程非常好,学生在研讨中思维的方法会得到提高。”

    “学生做‘科研助理’,主要目的不在于做成多大的项目,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把科学的方法、态度和精神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一步步实现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李建永说,“作为工程机械专业,我们认为应该按照企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来设计‘科研助理’的培养方式,通过做项目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包括对项目的构思、设计、开发和实施能力等。”

    项目成为培养学生的载体,学院为此专门设计了两种做项目的方法:一是做真实的项目,二是从做小项目到做大项目,从低层次到高层次。

    学院有创新实践项目库,经常保持在300个以上,涵盖了学生自选项目、科技创新竞赛项目、实验室设备改造项目、教师的科研项目和教研项目、企业委托的开发项目等。

    李建永告诉记者,这其中有很多项目是向社会和企业征集的,他们无偿为企业做方案。已经毕业的学生“科研助理”范继武说:“学校周边有很多小企业,我们天天往企业跑,无偿为他们做项目,给泡沫厂做泡沫板的切割项目,给生产运动鞋的厂子做冰刀、冰鞋的加工项目。一位建材厂的老板非常感动,他说我们这些学生真是幸运,他还没见过这样教学生的学校。希望我们继续做下去,他愿意掏钱支持我们!”

    在做真实的项目过程中,学院设计了一套训练方法,即每个学生“科研助理”都要从打杂做起,从做小项目到做大项目,一步步提高。大一、大二学生由教师和学长带着做,基本掌握做项目做科研的方法;大三要具备设计能力,独立完成项目从设计到实施的整个流程;大四要成为成熟的“科研助理”,能够带领和指导新的学生“科研助理”做项目。

    大三学生彭帮亮对记者说,他做“科研助理”两年了,大小项目做过很多,有国家级项目、省级项目、吉林市的项目,小项目就更多。“刚开始我连一个元器件都不认识,看着学长们做,我打杂。但这个过程很吸引我。到大三的时候我自己就可以独立立项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