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9-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尹建莉

武志红

蔡真妮

    身为父母,我们总是盼望孩子能超越父辈,活出更精彩的人生。身为父母,我们也慢慢学着这样思考:“你的孩子不属于你/他们是生命的渴望/是生命自己的儿女……”(纪伯伦《你的孩子》)然而,爱是一个复杂的命题,没有人天生会做父母,正如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所言:“在当代,做个好家长必须学习,教育的真正准备是完善自己。”

    ■本报记者 王珺

    尹建莉:“一个不被信任、总是被提防的孩子,很难发展出诚信、自尊的品质。”

    经典教育著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的新书《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作家出版社),紧贴当下教育现实,还原教育真相,让大家看到美好的教育并不复杂,有效的教育往往是朴素而简单的。

    武志红:“父母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也是孩子进入社会、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模板。”

    资深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家武志红在全新升级版的《为何家会伤人》、《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磨铁图书策划)中,细致入微地揭示出中国家庭的运行机理,用温暖有力的文字带领为家庭关系所困的读者踏上自我治愈与寻求幸福和自由的旅程。

    蔡真妮:“父母的接纳是每个孩子内心最大的渴望和自爱自信的源泉。”

    旅美作家蔡真妮在其新书《用接纳成就孩子的一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结合自己3个孩子的养育经历,以及发生在身边的美国家庭和学校里感人有趣的故事,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揭示了接纳使孩子成才的真谛。

 

    9月1日,孩子们背起书包,走出家门,开始了属于他们的一段新的生命里程。无论是初入幼儿园的孩子,还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对于父母而言,开学意味着,目送孩子的背影,百感交集。这五味杂陈的情感中,既有对孩子不断长大的欣慰,也有对孩子脱离母体的不舍,更有对孩子未来的殷殷期待,以及由这份期待带来的焦虑与不安。

    在这个崭新的开学季,本报记者精选近期出版的教育、心理类新书与读者分享,一同体悟母爱的真谛和父母之道。

    爱是尊重

    尽管人们屡屡用“别人家的孩子”嘲笑父母教育孩子时的攀比心态,但似乎每个父母心里都有一个“完美小孩”的模板,希望自己的孩子样样都好。这导致孩子很难得到父母的接纳和肯定,要么一切包办代替,不给孩子犯错的机会,要么用惩罚代替教育

    尹建莉认为,一个缺少尝试、不犯错误的童年是恐怖的,它并非意味着这个孩子未来活得更正确、更好。也许恰恰相反,由于没有童年探索的铺垫,他的认知基础反而很薄,在未来的生活中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力气去辨识世界、适应生活;很有可能一生都活在刻板、无趣和谨小慎微中,甚至是自暴自弃的堕落中。

    有了这样的认识,面对孩子在墙上胡乱涂鸦、乱动妈妈的化妆品之类荒唐的行为,家长就不会大动干戈,而是站在孩子成长的角度,理解他的内心需求,再因势利导,比如给他一面涂鸦墙——“一面光洁的墙值多少钱?过几年把墙重新修整一下不就行了?而孩子回报你的,往往是无法以金钱衡量的才华和丰沛的情感。”家长用轻松、笃定的态度面对不断“制造麻烦”的孩子,孩子会在理解、尊重中受到滋养,获得生长的内在动力。

    尹建莉相信儿童的世界非常单纯,她认为,很多所谓的问题,是成年人强加的,比如孩子之间的冲突常被大人看作是“犯错误”,而在她看来,大人介入孩子之间的冲突,与其说是爱孩子,不如说他爱的是“不吃亏”的感觉。她建议家长给孩子做出好榜样,营造豁达、善意的环境,孩子的事交给孩子去解决。

    家长的任务,是帮助孩子健全地发展自己。然而,教育的匪夷所思之处,却是目的与结果的背离。比如,严厉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做得更好,但由于它不尊重儿童、不体恤儿童身心发育的特点,实际上并无教育要素,而成为一种破坏力。比如,“有本事”的家长往往培养出“没出息”的孩子,过度控制孩子,尽管家长的主观愿望是好的,客观上却形成对孩子自由意志的剥夺。面对越来越多的教育新概念、新名词,很多家长感叹:教育孩子好难好复杂。尹建莉试图还原教育的真相,她说:“教育有其精美的内在秩序,即教育原理。把握到原理,教育对每个家长来说,其实都不是难事。”所以,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所谓尊重,就是相信成长的力量。尊重孩子,是大自然的法则,也是教育最基本的法则。

    爱是接纳

    蔡真妮这几年经常收到一些家长的来信,讲述他们的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确,大多数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胆小、不够专注、没有爱心、脾气倔、不听话、不够努力等。蔡真妮认为,大人给孩子贴负面标签的原因在于,大人不能容忍和接受孩子与他们期望的不同。假如父母接受孩子,把孩子当做一个完整而自由的个体,则会看到孩子所谓的“不够活泼”实际上是性格稳重,“不够专注”是兴趣广泛,“易受欺负”是宽容大度,“脾气倔”是有主见……

    真爱一个人就让他做自己,而不是让他按父母在心中勾画的样子去成长。父母应该相信,他的样子也许不是我们希望的,却一定是最适合他的。当孩子拥有了强大的内在,人格健全,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他会以自己的方式成才,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会拥有幸福的人生。

    曾有一个妈妈对蔡真妮说:“道理我都懂得,父母应该接受孩子,这样孩子才能有自信和安全感。可是遇到孩子做作业磨磨蹭蹭、上台表演慌慌张张,或者考试因为马虎而扣分,我还是控制不住地生气,究竟怎样才能做到对孩子无条件地接纳呢?”蔡真妮说:“其实想做到很简单,就是要先做到无条件地接纳自己。”

    蔡真妮认为,如果父母自己没有安全感,就会对孩子的未来充满焦虑;自己没有自我肯定,就会从负面角度去评判孩子;父母不接纳自己,也就无法全然地接纳孩子,总是想把孩子变成自己心中完美的样子。如果能够往内心深入地探索进去,会发现那个虚幻的完美孩子其实是小时候自己想做而没能做到的。这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内在小孩”,是成人对自己童年体验的内化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 

    孩子所谓的不足,通常是大人把自己内心的阴影投射在孩子的身上。自己小时候常受欺负,就会特别在意孩子是否受欺负,自己小时候被大人评价为胆小、不善于交朋友,就特别在意孩子的性格是否外向…… 

    当父母能够接受自己在各方面都是个不错的人,不再拿自己与别人比较,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比较满意时,也就能够从正面看孩子,不去期待孩子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生命节奏成长。所以,抚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父母不断地发现自己、教育自己、提升自己的过程。

    爱是懂得分离

    武志红说:“分离和爱同等重要,它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为他自己。”尹建莉说:“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然而,现实生活中,母爱往往以一种难舍难分的胶着状态存在着,以至于孩子难以以独立的姿态步入社会,母亲则在忧心忡忡中失去自我生命的张力。

    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我们的一生,就是不断分离的一生。武志红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呱呱落地之前,初生婴儿已遭遇了第一个无比痛苦的分离——离开了妈妈温暖的子宫,从狭窄的阴道被挤到这个世界上,冰冷的风,嘈杂的声音,还有刚刚体验的痛苦,让他放声痛哭。

    但婴儿一开始仍以为妈妈和自己是一体的,饿了,妈妈会给他吃的,冷了,妈妈会把他紧紧抱在怀里……尽职的妈妈对婴儿是感其所感、想其所想,他需要什么,妈妈都会在第一时间满足他。但很快,婴儿意识到自己与妈妈是两个人,这个心理上的分离比分娩过程还要痛苦。这时,婴儿已经长成了幼儿,他发现,自己无法指挥这个世界,甚至也无法指挥妈妈,于是不断地哇哇大哭。

    慢慢地,他们开始接受“妈妈是妈妈、我是我”的概念。但是,他们仍然无法接受妈妈会离开自己去工作的事实。与妈妈和其他重要亲人的每一次分离都是痛苦的,每一次都让幼儿们担心自己被抛弃。

    接下来,他们又长大了些,不得不在没有妈妈和亲人陪伴的情况下独自闯世界了,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幼儿园小班开学时,第一次离开家的孩子们总是哭成一片。哭是因为分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疼。

    再接下来,还有小学、初中、高中……最后,他们彻底离开家。再以后,他们开始组建自己的家庭。之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要亲自教孩子体验分离、学会分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