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品质 应用高效能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9-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成都市锦江区运用与北师大合作开展的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结果,进行大数据分析,不但用于对学校的管理诊断,也用于教师个体的教学诊断。在大数据背景下,学校和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分析和反思更具指向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本报记者 李益众

    课堂上,老师问学生一个问题,如果大家一齐讲,老师听不到;举手呢,只能抽一两个。在云技术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编短信”,把答案传送到主屏幕上……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历史教师叶德元对这一改变特别激动:“那一刻,就是思想碰撞,太漂亮了!这时的师生关系,感觉特别好。”

    建设:形成高品质信息化互动教学环境

    2012年,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建起了四川省内首个三网合一的“智慧教育云平台”,是云技术课堂较早的实践者之一。该校副校长杨光荣介绍说,学校由普通学校成长为名校的突破口之一便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

    近年来,锦江区累计投入2.1亿元用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形成了建设高品质、管理高标准、应用高效能的工作格局,越来越多的学校像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一样尝到了信息化的甜头。

    锦江区花大力气搭建网络基础平台,在成都市率先实现“市-区-校”三级千兆光纤互联,出口互联网带宽为1G。区域标准校园网覆盖率100%,全面推进“三网合一”和软硬一体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持续领先推进提供基础保障。特别是2013年,锦江区自主开发并正式上线的“锦江教育云资源平台”成为教育信息化应用的重要载体。

    目前,锦江区已经做到了三个“全覆盖”:教室、功能室多媒体全覆盖;教师人手一机全覆盖;“数字化班班通教室”全覆盖。高品质的信息化互动教学环境,有力支撑着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

    管理:促进装备使用效益最大化

    一些地区虽投了大笔的钱,但电子白板被当成了黑板,计算机被当成了打字机,PPT被当板书用,令人痛心。在锦江教育人看来,教育信息化——装备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应用是根本。在强调硬件投入的同时,锦江区摸索了一套指导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总策略,即“四化一性”——配备的标准化、周期化、集约化、个性化和前瞻性。以集约化配备为例,锦江区根据优质教育链建设(学校集团化发展模式之一)和学区发展需要,实现部分装备的区域或多校共享。

    过去一说信息化,人们就认为那是电教馆的事情;实际上,推动教育技术高效能应用,电教馆靠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迫切需要理顺关系。就横向来说,锦江区教育局电教馆与区教师进修学校、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区教育局财务科及“推进办”形成部门联动协作机制,以达到有效合力;就纵向来说,锦江区实行归口管理机制,要求全区中小学分别成立教育技术中心,统筹管理信息技术、图书馆(室)、音体美及实验教学设施设备。

    更重要的是,锦江区搭建教育技术管理平台,将学校教育技术管理工作中的基础考评、绩效考核、应用效益、综合评估,以及教育技术装备中的项目论证、过程管理、设备调拨、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工作进行系统架构和功能统整。

    锦江区自主研发形成的区域教育技术信息化管理的综合平台,融精细化管理与过程性指导为一体,能够在线监控配备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动态管控设备的使用频率和效率,有效促进了装备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应用: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

    在应用方面,锦江区以在线教研、空中观课、视频教研、微格教研等非传统教研方式为手段,实现教师间形象直观的相互听课、无缝对接的线上探讨。锦江区还成立“教育信息化示范研修工作室”,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应用研究和成果推广。首批4个“工作室”的主持人既是学科教学骨干又是信息技术能手,既解决实际问题又培养“种子教师”。

    刚开始用多媒体上公开课,成师附小教师杜玉感觉是“赶鸭子上架”。如今,她所带的一(3)班学生人手一台iPad,利用iPad学习设计,学习创新,进而学会学习。不少家长和学生甚至对新课堂十分“上瘾”,热衷推荐形形色色的“APP”资源,形成了iPad课程家校共建模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锦江区运用与北师大合作开展的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结果,进行大数据分析,不但用于对学校的管理诊断,也用于教师个体的教学诊断。在大数据背景下,学校和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分析和反思更具指向性、科学性、实效性,即从定性分析走向定量分析、从表象分析走向理性分析、从碎片分析走向规律分析。这样,学校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教师在教学中的优势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发扬和改进教师自己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课前——使用数字资源备课、通过网络交流教研、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完成课前预习;课中——应用多种课堂演播系统进行学科教学;课后——进行教学效果分析评估、教学反思,师生网络交流,家校沟通。——这已经成为锦江区中小学教师教学信息化应用的常态。正因为如此,该区连续三届获中央电教馆组织的互动课堂教学大赛西部地区第一名,并被四川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区(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