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到村小 互助共成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1-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室里挤满了学生和听课的老师,“迟到”的只能在教室外“旁听”。本报记者 张学军 摄

赶了两天路,支教老师带着音响等教学用品来到了村小。本报记者 张学军 摄

    ■本报记者 张学军 通讯员 尹晓军   11月28日发自甘肃文县

    “有哪位同学先说说读《长征》这首七律,遇到的障碍是什么?”

    “老师,‘磅礴’这个词我不懂。”

    “老师,‘云崖暖’是什么意思?”

    “非常好,刚才这两位同学非常勇敢,还有没有同学要发言,请举手……”

    在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石坊乡柳邓小学五年级的教室里,学生提问勇敢大方,教师点评及时有效,一问一答间,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被老师调动了起来。这是11月28日兰州市实验小学骨干教师张艳平“送教下乡”公开课上的一幕。

    石坊乡中心小学语文教师张玲坦言,听课收获很大,学生们互动交流紧密,课堂气氛高涨,回去后也要按照这样的方式来上课。

    “同样的一堂课,却能上出不同的效果,既能给学生上课,也能给教师上课。”柳邓小学校长杨慧明告诉记者。

    “送教下乡”把城市优秀的课堂展示给农村师生,也让城乡教师互动起来。这是甘肃省教育厅在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结合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来为教师交流、送教下乡搭建的一个有益平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