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看点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2-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小学教师工资该怎么涨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杜育红等在2014年第12期《教育研究》发表《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的方案设计及可行性分析》一文提出,根据1990年至2010年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的比较分析,中小学教师工资增长很大一部分被物价上涨所抵消,中小学教师工资低于学历相当行业,且差距呈急剧扩大趋势,在2010年前低于公务员工资,始终未能达到国民经济行业中等偏上的位置。中小学教师行业工资水平的高低将影响高素质人才是否选择从事教师职业,进而影响教师队伍的结构和质量。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有四种方案:一是最低标准,以每年2%至5%的增长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二是法定标准,以每年16%至17%的增长保证不低于公务员工资;三是市场标准,以每年17%至18%的增长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四是学历标准,以每年18%至19%的增长达到学历相当行业工资水平。

    如何培训“准班主任”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赵卫菊等在《扬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刊发《班主任专业化时代的职前教师教育变革》一文提出,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快速发展时期,未成年人的成长呈现出很多新特点,遭遇到诸多新问题,需要更为专业的班主任全面了解、从容应对。班主任的专业化应始于职前,一个不够专业的新班主任,不仅难以成为中小学生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而且还可能做出有违教育规律、有碍学生健康成长的行为。职前教师教育应着重在教育见习、班主任课程和教育实习等方面进行革新。

    (杨桂青 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