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翔天下 舞动九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1-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全国著名的龙乡铜梁,有一所“千年书院,百年名校”——铜梁中学校。其前身为北宋元符年间(公元1098年—1100年)知县梁俊民创办的巴川县学,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建为“巴川书院”。1907年举办新学,定名为“铜梁中学堂”。1980年定名为“铜梁中学校”。铜梁中学校是原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重庆市直辖后首批重点中学,办学以来,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学校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根植铜梁本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龙舞,以竞技龙舞、龙舞表演为抓手,构建龙舞特色课程,努力培养有理想信念、有文化根基的铜中学子,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学校龙舞队先后应邀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龙舞表演、上海世博会(重庆周)主题表演等,并多次受国家文化部门委派分赴法国、意大利、韩国、卡塔尔等国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在各级竞技龙舞比赛中,学校龙舞队曾荣获国际比赛金牌2枚、银牌1枚,全国比赛金牌18枚、银牌10枚。广大铜中学子在龙舞特色课堂上充分领略铜梁龙文化的独特魅力,学习并传承铜梁龙文化,树立起满满的文化自信。

    继承龙舞绝学传承铜梁文化

    铜梁龙舞属于铜梁龙灯这种古老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唐代,清代已享誉川东。它以“龙”为道具,集彩扎、音乐、美术、舞蹈、杂技于一体,造型独特,色彩艳丽,技巧丰富,气势磅礴,既有传统的民族艺术风格,又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早已成为铜梁传统文化的瑰宝。

    铜梁龙舞又是一项满含体育竞技元素的民俗文化活动。要把一条几十米甚至上百米长的大龙舞动得活灵活现,舞龙队员就得不断地奔跑、跳跃、腾挪、翻滚,这不仅需要强悍的体能体力,还需要相互间非常默契的配合,而这些都是竞技体育努力追求的内容。铜梁龙舞中有一个分支叫竞技龙舞,现已发展出了世界性的竞技龙舞比赛,而且铜梁的多支竞技龙舞队(铜梁中学队是其中一支)在全国乃至世界性的竞技龙舞比赛中多次夺冠,甚至世界竞技龙舞比赛的许多规则都是以铜梁竞技龙舞为依据制定的。

    龙舞作为铜梁的文化特色标志,也是重庆文化的重要标志,一直在国内外各种舞台大放异彩,声名远播。然而前些年,铜梁龙舞的传承却一度面临后继乏人的尴尬境地。

    为转变人们对龙舞的态度——突破仅仅停留在“为之自豪”的情感状态,培养“从我做起”的践行心理,需要将龙舞及其文化引入课堂,让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认识龙舞,爱上龙舞,反思龙舞,实现龙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真正落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的指示,让铜梁龙舞这一重要的中华文化绝学得以传承,铜梁中学校适时地站到了传承铜梁龙舞文化的舞台中央。

    作为百年名校,铜梁中学校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文化课程教学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在体育教学中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铜梁中学校历来重视文体协调发展,篮球、田径是学校传统的优势项目,历史上在重庆市乃至四川省中学体育领域都占有一席之地。在铜梁龙舞急需传承的历史时刻,铜梁中学校积极响应时代召唤,将铜梁龙舞和铜梁龙文化引入学校体育课堂,并组建了学生舞龙队。学校还专门留出名额,每年招收部分龙舞尖子队员;体育教研组积极开发铜梁龙舞和铜梁龙文化的校本课程……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铜梁中学校及其他相关单位和个人多年的共同努力,铜梁龙舞终于得到了很好的传承,铜梁中学校也建成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龙舞)传承教育基地和重庆市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

    龙舞进课堂: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创新

    英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洛克说:“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体魄。”可见体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日前,《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要“强化体育评价”,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体育不只是简单的锻炼身体,还和人的心理与精神成长密切相关,应该受到全社会的重视。

    铜梁中学校以铜梁龙舞为切入口,充分挖掘龙舞当中的运动元素和文化内蕴,建设非物质文化传承课程体系,开发以龙舞为核心的系列课程以及配套的课程资源,打造多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和传承平台,实现传统体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学校、进课堂,入脑入心,提高当代学生体育、美育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精神品质和文化内涵,实现了育人目标与文化传承的紧密结合。

    铜梁龙舞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舞运动是全运会表演项目。铜梁中学校积极推行龙舞进课堂战略,建设龙舞运动体育课程创新基地,立足于传承,绽放于课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统体育、当地特色文化资源与学校体育教育进行有机整合。龙舞运动体育课程创新基地的建设,将突破传统龙舞只是作为一种校园文艺汇演舞台上流动表演的艺术观赏或文化交流形式的局面,真正实现将龙舞完完整整地扎根在校园里,使龙舞从研发到教学再到实践,都拥有了可靠、稳定而且有力的支撑。

    同时,通过龙舞运动体育课程创新基地的建设,能够挖掘当地文化资源,让更多的学生掌握龙舞的基本技能技巧,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深入、系统地认识龙舞,学习龙舞,体验龙舞,反思龙舞,创新龙舞。在突出学生的体验和发展的同时,通过龙舞文化、龙舞精神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传统体育”的结合,促成文化遗产传承不断创新的模式。

    传统的体育课程仅仅是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两基”教育模式,而龙舞运动体育课程创新基地的建立不仅注重技能的传授、学法练法的指导、实践运用与交流、环境变化与应急处理、体能的提高,而且更加注重品德意识的培养、规则的理解和尊重、个人修为与接纳、团队的合作与对抗、习惯的养成等。这样的课程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让体育课不再只是“两基”教育,从而促成文化遗产与体育项目的有机结合,更是继承当地特色体育运动项目,让学生在更多的实践中体验文化,进而挖掘地域文化内涵,最终达到传承优秀文化的教学目的。

    铜梁中学校龙舞运动体育课程创新基地通过研究龙舞文化与龙舞体育功能的结合,创建龙舞运动教育资源开发中心、龙舞音乐创作教室、龙舞套路数字建模工作室、龙舞套路创新实验室以及龙舞道具研发工作室等龙舞特色环境,并结合龙舞特点建构公共课程、男生课程和女生课程的龙舞特色课程体系;通过开发龙舞课程资源,设计“走班”、社团和运动队的模式开展教学,并搭建龙舞教学成果的展示平台。整个“龙舞运动”特色体育课程开发都饱含龙舞元素。

    学校体育教研组拥有一支在课程教育、业余训练和教学科研方面实力雄厚的专业团队,为基地建设提供强大的师资力量。学校的舞龙教练团队能充分把握龙舞运动项目发展的前沿动态和科学理念,在龙舞教学的内容、手段、方式、负荷强度及对学生的动作姿势矫正等方面,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还特聘了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郭立亚教授等知名学者作为基地发展指导专家、顾问,将重庆市大学体育和中国龙狮运动协会的教育思想、科研成果等及时传授到基地、运用到基地,对基地学术研究、龙舞教学、训练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目前,学校龙舞教学已深入课堂,形成了“班班有舞龙队,人人会舞龙”的良好氛围。铜梁中学校学生多来自铜梁本地,从小受到铜梁龙文化的影响,自幼观看龙舞表演,从小学开始直至初中阶段的课堂也都多少接触过龙舞,培养起了对龙舞的浓厚兴趣。学校每年还单列专项招生指标招收龙舞特长生(男女生),这些学生有龙舞基础,由他们组建的舞龙队,有极好的示范效应。

    龙舞课程研创硕果累累

    铜梁中学校龙舞运动体育课程创新基地建设,成功破解了铜梁龙舞背后的文化和体育密码,为铜梁中学校开展体育教育和传承地方文化开辟了一条新路。近几年来,在陈亮校长的大力支持下,铜梁中学校体育教研组以本校为中心,构建大学、中学、协会、企业“四位一体”的特色体育课程创新基地,使体育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系统“三方联动”,形成运动、训练、比赛“三维突破”的学校体育文化新生态,实现体育课程学习与系统资源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强健体魄培养与人文精神塑造的协同并进,为保护、传播、传承铜梁龙舞这一国家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与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不同,铜梁中学校将整个铜梁龙舞的研创都搬进课程创新基地:根植多年教学形成的丰富资料,以强大的师资力量构建科学的龙舞课程体系;然后将这些课程运用于教学,并将教学成果呈现在各种文化交流和竞技的舞台上;再总结实践经验,实现进一步研创龙舞课程体系的循环。

    龙舞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民俗表演活动,需要专门的服装、道具、音乐,还需要按一定的套路进行表演。龙舞运动课程的创新,也需要根据龙舞本身的特点开发相应的服装、道具、音乐以及表演套路。铜梁中学校以研发传承舞龙相关课程为中心,通过改善课程育人硬件环境、开发龙舞课程资源、搭建文化交流展示平台等路径,构建高中“龙舞运动”课程体系,并通过课程实施创新,把育人目标与文化传承紧密结合,既提高学生体育、美育核心素养,又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全面提升学生精神品质,达到传承地方民族文化、传播优秀传统非遗文化的目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