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乐享课后“优学”时光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咦,他们作业都写好了吗?”“嗯,都完成了。”11月2日16:40,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新洋实验小学四(5)班教室内,记者惊讶地发现学生们正在玩泥塑。

    “按学校规定,15:30放学,15:40大课间活动,16:30开始延时服务——先做作业后社团活动,学生10分钟就把作业搞定了。”校长王琴玉解释说,有些习题课堂上就完成了,课堂效率提高了,做作业的速度自然会提升。

    去年初,亭湖区委、区政府立足实际,实施“优学在亭湖”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出“教育服务拓展提升”等五大行动,在全区48所中小学推行课后延时服务。“我区教育改革实践与‘双减’政策一脉相承,剑指学生和家长负担过重,强化顶层设计,形成了全链条、全过程、闭环式的管理服务体系。”该区区长盛艳表示。

    优化服务内容,完善“N+1”与“1+N”

    “‘双减’之后,师生在校时间大大增加,如何从‘双减’中各得其所、各有精彩?”在盐城市文泽实验小学教师王蕾看来,“双减”关系到师生利益,除了要切实提高课堂效率、精心设计学生作业之外,更重要的是做好课后服务的顶层设计和整合实施。

    周一至周五,亭湖区中小学全面推行课后延时服务,将学生在校服务时间与家长接送时间同步,延时至18:30。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实行“N+1”模式,即各类社团及其他综合类活动加1项学科类辅导;初中实行“1+N”模式,即1项社团及其他综合类活动加各类学科辅导。

    “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可以提供什么?”是“双减”政策下王恒干深思的问题。王恒干是盐城市南苑小学校长,据他介绍,学校紧挨盐城市体育中心,步行只需5分钟。借助这一资源,该校建构“教体融合”课程体系,在课后服务中开展网球、游泳、射击等社团活动,让学生乐享课后“优学”时光。

    “双减”以来,亭湖区不断优化课后服务内容,在学科类辅导上力求做出成效,指导学生尽量在校内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在社团活动上做出品质,围绕“智慧生活、创意生活、健康生活和艺趣生活”等方面开发活动课程。据统计,今年秋季学期参与课后服务学生达6.15万人,参与率97.6%。

    健全专兼队伍,调配“自愿”与“志愿”

    “你的音乐是数学老师教的吧?”这原本是一句调侃的话,却在盐城市西城实验小学成了事实。在该校,英语老师教美术,语文老师教手工,体育老师教航模……“这并非稀罕事。”校长吴坪介绍,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特长,挖掘教师潜能,盘活校内外资源,开展延时服务“百团”活动,100个社团活动百花齐放。

    为落实“双减”政策,亭湖区科学调配资源,健全专兼结合的服务团队。去年,该区专门研究出台“亭湖教师荣誉制度”,评选覆盖面近一半,并向参与课后服务的教职员工倾斜。“我们通过适当发放财政专项补助和评优评先政策驱动,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课后服务。”该区教育局局长李阳说。

    “开展延时服务,志愿者资源是根本性支撑,学生和家长的‘自愿’需与社会力量的‘志愿’相适配。我们鼓励退休教师、社会志愿者、家长志愿者等参与课后服务。”李阳表示,目前,全区志愿者服务团队动态管理数据库已建成,入库近5000人,按专业特长、时间意愿、住所远近、年龄长幼、服务经历等进行汇总,科学调配志愿者力量。

    构建服务体系,形成“全链条”与“服务闭环”

    周六上午,亭湖区五星街道万户新村社区居民徐婉青将上小学的儿子送到南苑小学课后服务自习室,便放心地去上班了。“以前周末我们总为孩子无人看护而烦恼。”徐婉青感慨道,如今的延时服务消除了她的心病,而且延时服务活动很符合孩子“口味”。

    这得益于亭湖区开启的“5+2+1”课后服务模式。该区除了周一到周五提供2个小时延时服务之外,还向周末延伸服务。今年秋季学期以来,参与“亭湖周末假日课堂”的学生达5.9万人,参与率93.7%。“我们前期征求了各方意见,特别是家长意见,同时召开校长座谈会,最终确定实施方案。”该区教育局基教科科长金迎春说,活动坚持自愿性和公益性,并严密筑牢“不集体补课和讲授新课”这道防线。

    为建立“全链条式”的服务体系,形成“服务闭环”,亭湖还开启暑期首末服务,于暑假前10天和后10天面向全区中小学生开设“暑期学堂”。今年暑期,为解决部分家庭看管孩子的困难,该区在7月11日至8月20日,在全市率先开设17个“爱心暑托班”,排定服务菜单35项,涵盖学科服务、兴趣培养、活动训练等,派出和招募教师150人、社区志愿者18人、大学生志愿者16人,全区455名学生自愿“入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