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高校晨读者的心语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4-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美好的一天从晨读开始。
视觉中国 供图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关于阅读的描述,最美的对子莫过于以上这句传世佳句。大学生是阅读者中最具活力的群体,也是考察当下阅读现状的一个重要观测点。那么,在大学校园,究竟有哪些人还能坚持晨读?他们晨读的内容是什么?内心的真实想法又是什么?近期,我们对百年老校福建师范大学的晨读者作了蹲点追踪,这些晨读者的独白或许有助于我们管窥当下大学生的阅读现状。

    钟情于“悦读区”的晨读者

    小辉是传播学院2019级学生,或许是在图书馆当志愿者的一段经历,让他渐渐地喜欢上了图书馆的浓厚学习氛围。空余时间,他总会来图书馆选一个靠窗的位置消磨一段时光。他在中学时就有晨读的习惯,因为英语是他的薄弱科目,为备考英语,他有时候会在星雨湖畔朗读一段英文名篇。自从图书馆广场旁边的榕树下新设了“悦读区”,为便于进出图书馆,他就把晨读站位改在“悦读区”。谈起诵读的内容,他说,也不全是英语,朗读能力也是播音专业的基本功,为了提高发音语感,有时候他也选一些古诗词来诵读。

    陈芳每天早上大约7点半也会到“悦读区”背书,她说:“6点虽然天已透亮,但我真的起不来,强行出来读书也犯困。室友们大都起得早,跟她们相比,自己似乎显得不够努力。”这个看起来“佛系”的女孩子,其实是法学院大三的学霸,曾拿过多个含金量很高的奖项。她说:“我喜欢在图书馆外面背书,蓝天白云,空气清新,心情自然好,背书的效率也特别高。”

    捧着一杯温热的奶茶,开启新一天的背书,这于她而言似乎是一种享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读书贵在坚持,虽然起得稍晚一点儿,但是一日之计在于晨,用自己喜欢的节奏开启一天的时光,这是她规划大学生活时的快乐源泉。

    把素养与考研相结合的背书人

    近年来,考研人数持续上升,竞争越发激烈。不少学生在大三就开始准备考研,备考成了一场学习的“马拉松”。现在离年底的考研还有半年多,来自教育学部大三的学生丹丹每天都会带着自己的小马扎,准时出现在立诚楼的天台。到了固定位置,放下保温杯、捻一根笔,拿起书一背就是一大早。

    “师范专业需要背记的内容特别多。”丹丹看着被“啃”了快一个月还是没背下来的《心理学》《教育学史》等,感到有些揪心。每当有焦虑情绪出现时,她便会安慰自己:“书是背不完的。”待紧张情绪稍稍缓解后,她便会继续对重点进行强化和突破。日复一日的晨读,提及让她坚持下来的原因,她说:“现在考研竞争特别残酷,报名人数屡创新高。不经一番寒霜苦,哪有可能脱颖而出!退而言之,即使考研未能如愿,朗读素养也是师范生的基本功,自己的理想是当一名老师,坚持晨读也是为未来面试教师岗位做准备。”

    “笨鸟先飞”的立诚楼守晨者

    “因为自己不善言辞,背记能力偏弱,所以我得笨鸟先飞。”来自体育与科学学院的钱健也是一名师范生。为了克服自己羞于开口的弱点,新学期一开始,他便开启了他的早读生活。

    钱健表示,在立诚楼天台的早读时光令他印象深刻:伴随着太阳的越升越高,聚集在天台背书的朋友越来越多,最后十几个人各自绕着圈边走边读——场面很壮观,也令他难忘。每当想起这个场景,他内心感到十分温暖,头顶是蓝天,手中捧着的却是自己未来的希望。

    “鸡鸣而起”的外国语学院早读生

    清晨,很多人还在梦里的时候,仓山校区教学楼早已响起了琅琅读书声,这是一群来自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在进行专业课的早读。

    “终于结束了高中的痛苦早起,上了大学总该不用早读吧。”丽贞这点儿小想法的开心火花,开学就被一项规定给浇灭了,外国语学院要求大一新生每天早上7点到固定教室早读。对于早起读书,丽贞一开始难以适应,困意一阵阵袭来,于是就站着读书。但随着一天天的积累,词汇量噌噌上涨,语感和自然度也得到了极大提升。早读于她来说,便是提升英语口语的重要路径。现在学院对老生没有早读要求,但许多学生还是会早早到教室去读书,丽贞延续以前的习惯——站着读,她说:“现在的我,晨读已成为自发的行为,而不仅仅是专业的强制要求。”

    心中有梦,眼里有光。从仓山校区文科楼到旗山校区理工楼,从星雨湖畔、立诚楼天台到榕树“悦读区”、又玄阅览厅,校园的各个角落,每天都可见晨读者孜孜以求的身影,朝着各自的目标踏实积累、不断进步。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美好的一天从晨读开始。祝福每一位追梦人都能如愿以偿,在阅读中成就更好的人生。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