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成长通道成就中职生精彩人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2-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日,教育部在其官网公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629号建议的答复》。针对“关于降低中专生进入高等院校进行全日制教育门槛的建议”,教育部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对于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部署,进一步强化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作用,规范长学制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严格执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条件,逐步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使中职毕业生享有更多样的教育选择和更畅通的学业提升通道。

    针对这条新闻,很多媒体解读为中专生得到了国家的“关照”。中专生指的是在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他们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结束后,并没有去高中继续学习基础文化知识,而是主要去学习职业技术知识,辅助学习文化课。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普遍认为中专生文化基础课水平差,学习能力不强,继续深造的意义和可能性都不大。一言以蔽之,社会上对于中专生不认可,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

    英雄不当由出身决定,每个人都应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例如,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立鼎先生当年就是一名中专生。初中毕业的他选择了可以早就业的中专学校,毕业时正好国家出台政策允许优秀中专学生报考大学,于是得以继续深造,并逐渐成长为国内公认的超精密齿轮专家,是享誉中外的“齿轮王”。王立鼎能够为国家作出很大贡献,与当年中专毕业生可以考大学的政策关系密切。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应该具有多样化人才标准、多样化教育标准、多样化培养路径,真正做到百花齐放,促进人人成才。只有摘掉有色眼镜,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背景中重新审视职业教育,就会发现作为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在推动产业升级、社会进步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随着社会发展和产业的升级,技术技能人才对于推动科技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日益凸显。我国现阶段的高学历人才、硕博士论文等远多于一些发达国家,但在前沿和创新领域还存在一定差距,其中有一个关键问题在于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缺乏。可见,创新不能只做书斋里的学问,还要面向市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拓宽中专生发展途径,出现更多的“齿轮王”,这既是学生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又是保障产业行业转型升级和建设创新强国的需要。

    当下,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淘汰,单纯依赖熟练动作技能的岗位越来越少,对生产人员职业态度、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实现中国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关键在于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这就需要我们在人才培养中更加注重学生应对职业活动普适性的、可迁移的“软技能”,注重培养适应工业4.0时代的全面发展的人,让学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中更适应,知道如何去发展和创新。从长远发展来看,让中职毕业生享有更多样的教育选择和更畅通的学业提升通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更多具有技术技能的高学历人才,有利于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根基。

    (作者系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校办公室秘书科科长、助理研究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