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踏遍 大地求索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1-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扫码观看访谈

    在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次新生座谈会上,一名学生向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德滋诉说心中的困惑:“现在社会上认为地质是冷门,没有发展前途……”

    “判断一个学科的冷和热,要看这个学科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如何,而不是光凭主观臆断。既然读了地质学科,应该以学习地质为荣,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王德滋语重心长地说道。

    从矢志科学报国的青年学子到我国著名岩石学家,王德滋首次提出“次火山花岗岩”这一理念,率先在国内发现S型火山岩……在外界认为的“冷板凳”上,他一坐就是70多年。

    “我对地质科学的热爱,终身不渝。”王德滋说。

一片丹心图报国

    1949年年初,当时国立中央大学的中共党总支委员会决定,要从“新民主主义青年社”里吸收一批优秀的年轻学生成为后备军,正在国立中央大学就读的王德滋经过层层考察,加入了共产党的地下党组织。

    2021年,94岁高龄的王德滋院士作出了一个深思已久的决定:掏出了一百万元个人积蓄,设立“滋兰奖学金”,用于奖励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品学兼优、热爱地学事业的优秀学生。

    王德滋对地质的热爱,始于孩提时期。上小学时,学校租了几艘木船组织高年级学生游览长江,那是王德滋第一次看到长江。

    “那天,江风虽然透着凉意,但湛蓝的天空,白云朵朵,长江上帆影点点,真的美极了。我的心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我当时就想:长大以后,我要像徐霞客那样,做一名地理学家,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是王德滋对地质学最朦胧的情怀。

    上高中时,王德滋了解到我国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丁文江的事迹。1936年,丁文江在湖南调查煤矿时不幸因煤气中毒去世,年仅49岁。丁先生留洋前写下的豪言壮志“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处处是青山”,令王德滋读来热血沸腾。

    从那时起,王德滋就有了自己的理想:“要像丁文江一样,做一名出色的地质工作者。” 

    1946年夏,国立中央大学复员后重启招生,江浙沪地区一下涌来3万多人报考。但学校仅录取500人,平均60人中才录取1名,竞争异常激烈。最后,王德滋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圆了自己儿时的梦想。

    1947年,尽管还是初离家乡的大一学生,王德滋跟随高年级学生参加了“五二〇”学生运动,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为口号上街游行,向国民政府请愿,却遭到了暴力镇压。国民党的宪兵、警察用高压水龙头冲击游行队伍、手持铁棍猛打学生,当场就有100多人受伤、20多人被捕。面对反动势力的威胁,王德滋和同学们毫无惧色,与阻挡游行队伍的国民党骑兵对峙。

    这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生运动犹如燎原之火,从南京迅速席卷全国,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声援与支持。“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误读书。”国民党的暴行更加坚定了王德滋追求进步的信念。

    于是,王德滋如饥似渴地学习地质科学知识,在认真学习之余,他加入了一个名叫“自然科学社”的进步社团,之后又加入了中共地下党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社”。

    1949年年初,当时国立中央大学的中共党总支委员会决定,要从“新民主主义青年社”里吸收一批优秀的年轻学生成为后备军,正在国立中央大学就读的王德滋经过层层考察,加入了共产党的地下党组织。在国民党老虎桥“江苏第一监狱”旁的一所民居中,王德滋负责进步刊物《南京学联》的编印工作,冒着生命危险,传播进步言论。

    新中国成立前夕,在中共南京地下党的组织领导下,王德滋积极参加“应变、护校、迎解放”斗争,和师生们一起粉碎了国民党政府迁校的图谋,迎来了南京大学新生的朝阳。

三尺讲台育新人

    王德滋给自己定了三个目标:一是要脱稿讲课,不“照本宣科”;二是要抓准重点,讲深讲透;三是要敢于面向学生,不要面朝黑板。

    1950年,大学毕业的王德滋留校任教。彼时的中国,百废待兴。为了快速培养国家急需的建设人才,南京大学地质系在1952年开设专科,设置矿产普查与勘探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两个专科专业,一年招四百人,为国家快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一时间,比原先多数十倍的学生需要开设岩石学课程,教学压力倍增。

    当时还是助教的王德滋,接到了教授岩石学课程的任务,“我只好硬着头皮上了。我晚上备课、认真写讲稿、关起门来试讲,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王德滋给自己定了三个目标:一是要脱稿讲课,不“照本宣科”;二是要抓准重点,讲深讲透;三是要敢于面向学生,不要面朝黑板。

    “王老师非常注重讲课的艺术和技巧,善于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而不是单纯的灌输,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几十年前的课堂情境,还时常在王德滋的学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刘德良的脑海中浮现。

    教好岩石课,实验与讲课同样重要。然而,当时学习条件有限,偏光显微镜数量太少,上实验课时,5名学生合用一架显微镜,每人只能分到24分钟。于是,实验室晚上照常开放,每个灯火通明的夜晚,都能看到王德滋辅导学生做实验的身影。

    白天讲课,晚上辅导,学生们被王德滋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专门写了一篇报道,刊登在《南京大学校报》上,题目是《深受学生爱戴的王德滋助教》。回忆起这件事,王德滋感到莫大的欣慰,对一名老师的最大肯定,莫过于站稳了讲台。

    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南京大学地质系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基础扎实、实地工作能力强的地质技术人才,他们大多成为了我国地质行业的骨干与专家,成为了支撑中国地球科学发展的中流砥柱。

    1963年,王德滋从系里调到学校工作后,担任了南京大学副教务长、南京大学副校长等重要职务,即使工作繁忙,他仍然会抽时间到地质系指导学生,为学生们授课、作学术讲座,指导他们的野外与实验室研究工作。

    当时,除了人才的缺乏,适合中国学生的大学教材也是亟须填补的缺口。王德滋除承担课程教学任务与行政工作之外,还编写了《晶体光学》《光性矿物学》等教材,于20世纪60年代初出版。其中,《光性矿物学》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本自己编著的系统介绍造岩矿物光性特征的教材,被全国高校地质学科广泛使用,直到20世纪80年代,该书早已脱销,之后的学生只能使用影印版本。

    2006年,王德滋偶然发现1974年再版的《光性矿物学(第二版)》仍被学校自行翻印,由于年代久远,字迹逐渐模糊,部分内容也需更新丰富,已经80岁高龄的王德滋在另一位同事的协助下,修订出版了《光性矿物学(第三版)》。

    王德滋一直对青年人关怀备至。刘德良独自在苏鲁两省边界寻找国家紧缺的金刚石和金红石矿时,王德滋在未通公共汽车的情况下,从县城出发步行数十里看望他,坐在昏暗的小油灯下,聆听刘德良的工作汇报。

    他坚持让学生独立调查,希望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吃苦耐劳的能力,却又常常放心不下学生的安全,这样润物细无声的爱护,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生。

    每当新生进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德滋总会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勉励青年学子开启地球科学研究之路,并常常鼓励他们要多一些理想,多一些对科学的热爱,多一些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坚守初心攀高峰

    “野外地质调查要少走回头路。”这是王德滋经常教导学生的一句话。在他看来,野外工作一定要脑勤、眼勤、腿勤、手勤、口勤,尽可能多地做实地调查。

    一块普通的岩石,往往蕴藏着地球数十亿年的秘密。一代代地质工作者用脚步丈量大地,揭秘地壳运动的历史。

    1956年,党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尽管党政工作和教学任务都相当繁重,王德滋仍抓紧点滴时间,见缝插针地进行科研工作。

    “登山必到峰顶,移动必须步行。”丁文江生前的这句话是王德滋的人生格言,也是他一生从事地质研究的行动指南。

    南京和镇江之间有一条东西向的宁镇山脉,是中国地质调查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但煌斑岩研究是其薄弱环节。王德滋就瞄准了这一薄弱环节开展科学研究。

    野外工作充满着艰辛与孤寂。清晨,他背着行李箱,带上简易的干粮,从南京乘最早的一班慢车到达山区,一个人翻山越岭,观察、采集标本、画图。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后,他再背着几十斤的石头标本乘最晚的一班慢车返回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