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数学:一种文化的存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1-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数学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不同人的描述一定千差万别。但是,总有一些学生,经历了数学教育,但数学给他们带来的却是一种痛——数学太抽象、太枯燥、太深奥、太无趣、太冰冷……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是谁毁了数学的“人设”?正如李铁安教授在他的新书《迷上数学——触动童心的数学文化课》序言中所说:“我们的数学课堂还缺少一种价值观照,一份淡定从容,一股自由意趣和一腔文化柔肠!”

    李铁安教授一直努力改变数学的刻板印象。他在国内率先开展数学文化思想史与数学教育相融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倡导彰显“文化意义”的数学教育观,探索以“数学文化进课堂”的范式引领和深化中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这本书就是他和一线教师一道基于改善儿童的数学学习境遇,为儿童提供高品质的数学学习生活而展开的行动研究成果。高斯运算、中华九宫图、如何用一个圆和三条直线构图、五角星的奥秘等,改变了数学固有的面孔,会让学生大开脑洞。相信即便是不喜欢数学的人,读了这本书也会打破你对数学的偏见。

    按照本书解释,数学文化既包括数学概念、公理、原理、定理、公式、方法、猜想等显性的数学知识形态,也包括数学家发现创造数学过程中所蕴含的宇宙观念、主体意识、崇高信念、高尚情感、价值追求、诗性智慧、理性思维、数学思想等隐性的数学精神形态。

    所以,数学文化课就是让数学教育返乡,让数学彰显完美本真的“文化”形态,让数学的神奇激发儿童的好奇,为学生提供神奇、美妙、迷人、有趣、有用、有力的数学,让数学课堂回归“育人为本”的原初意义。

    当然,要全面理解数学文化课,离不开一个重要的背景就是,多年来李铁安教授一直倡导课堂教学要彰显育人为本,要塑造“高尚·本真·丰厚·灵动”高品质课堂。高尚是高品质课堂的第一要义,本真是高品质课堂的内在逻辑,丰厚是高品质课堂的实践取向,灵动是高品质课堂的操作原则。高品质课堂强调优化教学过程结构,活化学生学习方式,淡化教学模式流程。

    这本书中所呈现的数学文化课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将课堂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通过数学课堂上的“高平台”设计、“低结构”实施更好地实现学科育人。书中选取了10个案例,充分体现了“育人为本·文化领航·问题驱动·思想贯穿·生活融入”。在这样的课例中,数学是一种资源存在,通过课程内容问题化,为学生提供精良的学习资源;数学是一种文化存在,通过教师教学人文化,为学生创设精致的学习氛围;数学是一种好玩的存在,通过学生学习游戏化,让学生经历精妙的学习过程。

    这样的数学学习是问题化、生活化、故事化、情境化的,可以让学生遇见更辽阔的数学世界;这样的数学文化课给本是很甜的数学又裹上了一层糖衣,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学科育人。在“双减”背景下,这样的数学文化课更有示范引领意义,引导教师具有课程意识,成为课程与教学设计师,通过设计更好玩、更有料的数学文化课,启发学生洞察生活,让学生跳出教材,眺望更大的世界。

    这本书是研究者与实践者协同研究的成果,上编与下编形成了很好的呼应。如果只是高深的理论、抽象的意义解读,这本书依然可能被束之高阁。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不仅有理念倡导,还有具体的课例,并且是摸得着、可借鉴、可迁移的生动课例。

    读完这本书,不仅发现了李铁安教授作为数学研究者的立意之美、思想之美、文字之美,还蓦然发现,如果你惧怕数学可能是因为没有遇见好玩的数学,是因为没有遇见具有文化视野的数学老师。要让学生爱上数学、迷上数学,教师就需要从光顾“提分”走向广顾“育人”,就需要安装一颗“敬畏心”“智慧心”,就需要为学生“搭梯子”“开窗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