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另一种陪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3-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一线教师纷纷开启了网络教学。但是,舆论对这样的教学褒贬不一,有家长对此表示担忧。在此,我更愿意去发现在网络教学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身处疫情,我们每个人其实都不容易。

    镜头一:在课程中陪伴

    作为一名从教20多年的教师,网络教学我还是第一次尝试。对我而言,着实经历了从刚开始的焦虑、无助到渐渐接纳、靠近、喜欢的全新体验。记得学校发出网络教学通知后,我便开始一整天对着电脑查找各种学习软件,登录各大教育平台查找教学资料,与同事一起不厌其烦地研究、讨论、实操,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技术要领,以实现网络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于课程内容的设计,我整整思考了两天,最终确立了与学生一起走向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的主题阅读,目的是让小学一年级学生在了解中国古人智慧的同时,感受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美。我是年级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虽然备课时间短,视频材料不会剪辑,电脑和网络相当不给力,但凭着一心为学生带来丰富而有趣的课程动力,所有的困难竟然意外地激发了我学习的潜能——不懂先问“度娘”,然后自己主动探究,再不明白就联系懂行的同事进行网络教研。

    短短两天,我开始喜欢上网络教学的模式,也深切体会到:身处网络时代的教师,真的要放下各种担心,利用网络大胆尝试教学转型,不求完美呈现,但求可能性的发生。同时,也让我们的学生和家长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支持,这种力量在教师陪伴中渐渐流淌、生发。学生们意外且欣喜地发现,原来还能够通过网络和学校老师“面对面”学习,家长们觉得“学校网课仿佛把我们和孩子从疫情的阴霾中拉回到充满阳光的生活中”。

    镜头二:在距离中联结

    这个假期,每个人都因疫情肆虐感到焦虑和恐惧,生命的坚强与脆弱每一天都在经受残酷的疫情考验。这样的日子让我看见了平凡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微妙变化。

    L是一个老朋友的闺蜜。寒假一开始,L就把孩子先送回老家,由外公外婆帮忙照顾。L的孩子上五年级,平日母女俩时常会因为学习之事发生冲突,妈妈总是忍不住各种提醒,两人最后往往是大吵一架。由于这次疫情蔓延非常迅速,各地管控使L与远在老家的女儿整个假期都无法见面。说来奇怪,L告诉我,“这样的分离现在觉得还不错,我开始喜欢上一个人独处的日子,女儿也学会了每天跟我聊聊天,最长的一次主动打来20多分钟的电话”。从电话时间的拉长到聊天内容的多元,女儿意外的转变带给L惊喜的感觉。L还发现,女儿已经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全班就女儿一人父母不在身边陪伴,但老师布置的作业或其他要求,女儿都能提前搞定或按时上交,实在需要妈妈帮助的才求助。女儿身上绽放出从来没有过的光芒,令L越来越坚定地认为——相信孩子,孩子就一定愿意努力去完成。

    虽然疫情让母女两人分隔两地,但相信的力量打开了亲子沟通的渠道,让母亲和女儿之间渐渐产生深度联结,这种联结温润而安静。

    (作者单位系福建省厦门市实验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