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吧”补齐乡村教育短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5-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乡村教育振兴是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没有乡村教育的振兴就没有真正的乡村振兴。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乡村教育在各区域教育发展中都是一个短板。以浙江省衢州地区的义务教育为例,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在硬件设施上差距不大,但软件投入方面差距悬殊。主要表现在:

    学生课外阅读资源天壤之别。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要依靠阅读,如今在城区家庭中,学生人均藏书量很丰富,还有城市图书馆、各类书店等随时供学生阅读的场馆资源。而在乡村家庭中,大部分学生除了教师推荐的几本课外书外别无其他。课外阅读量不足是制约乡村教育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缺少阅读的孩子成长缺乏“后劲”,这也是导致乡村孩子大量外流的原因之一。

    学生课余时间管理千差万别。纵观城区学生课余生活,除了大部分家长能做到对孩子学习的监督与辅导,还有各级各类青少年宫、教育实践基地等也在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在乡村,由于条件的制约,家长素养不高以及留守儿童多等因素,学生的课余生活相对单调,课余时间管理基本处于消极、盲目的状态。

    针对阅读和课余时间管理不足的现状,乡村教育精准帮扶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创设“乡村学吧”,为乡村学生提供精神滋养空间。“乡村学吧”指以自然村为单位,为本村学生提供课余学习的场所。随着新乡村建设的深度推进,美丽乡村成为浙江省的一张新名片。这为村村设立“乡村学吧”提供了物质条件。“乡村学吧”需要根据本村实际学生人数(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为主)选择场地、配备桌椅,有条件的尽可能多提供图书资源、学科实践材料等。学生放学后以及周末有了相对固定的学习环境,有了相对可参照的学习榜样,其学习心境会有所向好,学习兴趣会有所浓厚,学习效率也会相应提高。

    精施“时间帮扶”,助乡村学生科学管理课余时间。乡村教育的软件帮扶一直相对薄弱,“时间帮扶”就是其中之一。“时间帮扶”是指在乡村学生课余时间管理上给予指导和引领,促进乡村学生更合理、更高效地管理自己的课余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成效。“时间帮扶”是基于“乡村学吧”而提出的管理策略,具体实施办法可以在“乡村学吧”的管理工作中体现,如工作日可以安排各学科作业辅导,节假日可邀请民间艺人传授技艺、安排各类兴趣活动、举行综合实践类活动等。其目的是让学生的课余生活从无序到有章,从盲目到理性,从低效到高质,从而全面提高乡村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具体工作的推进中,区域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注重顶层设计。不管硬件投入还是软件帮扶都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审视、通盘考虑。“乡村学吧”的创设、“时间帮扶”的实施都需要协调各部门力量。首先从政策宣讲的角度,深入百姓身边,宣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理念,让老百姓重视教育;从措施落地的角度,人、财、物三方面协调,各部门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加大精准投入。近年来,衢州市在乡村教育投入上下足功夫,散落在各丘陵山地的乡村学校基本上达到校舍优美、现代化教学设备齐全、教师队伍建设自上而下层层有序。也就是说学生在校的学习保障体系相对健全,接下来亟待解决的是学生课余时间的管理。因此,在“乡村学吧”建设项目上要加大投入。关于场地,有条件的乡镇可以专门建造,暂时条件不成熟的乡镇可以结合各村“文化礼堂”借势借地实施;关于管理人员,可以采用调动乡村干部积极性、招募家长志愿者等形式,形成多方合力。

    鼓励“驻村帮扶”。“驻村帮扶”是指从附近乡村学校选派教师进驻“乡村学吧”。乡村教师是振兴乡村教育的主力军,他们的加入可以保障“乡村学吧”开展得更科学、更专业。各级政府不仅要健全完善有利于乡村教师安心从教的激励机制,更要从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方面并举鼓励乡村教师“驻村帮扶”。对“驻村帮扶”的乡村教师奖励可以参照城区教师的“乡村支教”政策。

    列入考评机制。为了更有效促进“乡村学吧”规范、有序、高效运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建立考评机制,对“乡村学吧”场地的人均使用面积、拥有图书资源数、惠及学生比例、管理时效以及群众满意度等相关工作进行定期考评,以考核促发展,以评优促创新。

    振兴乡村教育不仅可以解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还可以缓解城市学校的拥堵,最大限度地提升乡村学生的核心素养。乡村教育的振兴不妨从创设“乡村学吧”开始。

    (作者系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新湖校区副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