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抓共管,各担其责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6-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疫情期间,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可能在于除了学习,没有太多的“消遣”方式可供选择。而部分孩子在复学后仍然沉迷于虚拟世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就需要引起我们警醒。

    就父母而言,课后多些时间陪伴孩子并提高陪伴的质量。比如平时在家里,可以让孩子一起参与简单的家务劳动,洗衣做饭、养花养草等,既能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又能从植物的生长变化中获取相关知识。周末除必不可少的学习外,多让孩子参加体育运动,既能分散注意力,又能强身健体;还可以带孩子外出郊游,逐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有了喜欢的事情,自然就不会再沉迷于网络游戏。

    就学校而言,课外作业的布置应尽量减少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和依赖。除非一些探索类的题目,可以让孩子从小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从网络上获取一些基本的研究知识与方法,培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并时常展示和奖励学生的探究成果,让学生从有意义的网络使用中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从而减少对网络游戏的依赖。

    就网络游戏供应商而言,应多一份社会责任感,将其主要业务收入锁定在成年人。

    就政府监管部门而言,应切实加强行业监管,加强防火墙建设和审查力度,绝不允许色情、血腥、暴力、赌博等有害内容存在于游戏中。

    总之,只有多方努力、齐抓共管,才能营造良好的网络使用行为与习惯,减少青少年的网络游戏沉迷行为。

    (作者单位系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