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线教学为何举步维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6-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过分的形式平等主义给日本教育带来了新问题。日本大部分人认为,除非学校能够保证机会平等,否则不应该进行在线教学。具体来说,部分家庭没有无线网络、电脑等设备,在此条件下采用统一的在线教学,意味着无法保证机会平等。即使在保证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允许没有网络设备的孩子到校上课,具备网络设备的孩子在家在线学习,也会产生教学方式上的差异,违背机会平等。而针对特定家庭提供优惠措施,也会违背形式平等理念,因此也不能向贫困家庭提供电脑等设备,也不能提供网络费用补助。

    最令人惊讶的一个极端例子发生在神奈川县横滨市,当地某小学教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几天前,横滨市教育委员会决定,鉴于每个家庭不同的情况,暂时开放学校允许部分特殊情况家庭的学生到校自习。但是,就算学生问我学习方面的问题,我还是不能进行授课,要避免来学校的孩子与其他不能来学校的孩子之间产生教育差异。”

    因此,日本独特的教育平等观在因疫情停课的背景下必须得到有效改善,并进行范式转变,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学校停课期间带来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日本宪法第26条明确规定所有国民均有受教育权利。手段并不是重点,问题在于能否保障孩子的学习权利。为了保障日本宪法规定的受教育权利,不管用任何手段,即对不同学生采用在线教学与线下教学等不同教学方式,也要坚持“不停学”的原则并采取应对措施。

    二是如果停课停学继续延续下去,而且没有采取在线教学等有效措施,家庭间的差距会逐渐拉大。目前,日本学校的情况可以说是优先形式平等的状态,就是一律不进行在线教学,一律通过布置作业等方式应对疫情。然而,即使坚持机会平等的取向而同等对待每个家庭,带来的结果也并不是平等的。有些家庭的孩子可以在停课期间利用补习班的网课服务,而有些家庭没有网络设备,也不具备条件去学校请教教师。长此以往,在学习方面不同家庭的孩子之间的差距会越拉越大,日本学校教育将面临教育不平等的严重挑战。

    为此,不少日本有识之士认为,日本必须尽快普及在线教学。他们建议,全国统一增加教育经费预算,并向财政支付困难的地方倾斜性投入,尽快完善学校网络设备基础建设;教育委员会要及时掌握学校需求,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与灵活性;学校基于每个家庭及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保障教育结果公平;借鉴他国停课期间的应对措施,解决家庭间教育差距、区域差距等教育公平问题。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教育新闻人”在行动     下一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