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一世界以体验活动促班级文化建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6-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那年初秋,我由“兰姐”变成“兰老板(老班)”。接班时,正赶上学校倡导各班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让成长在体验中自然发生”是我的带班理念,这次班级文化建设可以让学生学到什么?

    我找来班干部,告知班级文化建设一事,不等我多说,几个学生异口同声说道:“别管了,您就看好吧!”说完,一溜烟儿跑了。

    他们能做好吗?

    第三天,学生拿着6份设计方案来找我,他们将所有工作进行了分工,有人负责墙体,有人负责橱窗,还有人负责书架设计。

    我被书架的设计方案吸引了。其他班级的书架都是购买或从二手市场淘来的,而我班学生要自己做一个。仔细看,制作书架的材料是奶粉桶。学生问:“老师,您家里不是有许多奶粉桶吗,我们想用奶粉桶做一个书架。”

    仔细看,学生的方案设计详细,有人员组成及分工、使用材料、制作时间和地点及手绘效果图,竟然连预算都做出来了。

    为了落实方案,他们找专业老师寻求美学角度的指导意见;负责架构的学生请教后勤师傅,还借来了钉子、电钻,从仓库翻出了废旧木板。学生也曾为书架整体设计争得面红耳赤,女生喜欢淡粉、淡蓝等颜色,男生不赞同,他们更喜欢宋哲设计的颜色绚丽的极速飞车造型。为了让女生折服,男生还写了一篇设计意图稿。

    准备工作完成,学生就开工了。为了不打扰其他同学午休,他们将工具搬到操场,小工匠们一会儿锯木板,一会儿钉钉子,一会儿钻孔洞,忙得不亦乐乎。

    制作过程中学生遇到了各种问题。比如,方案设计用固体胶进行固定,可实际操作时却粘不牢固。若迪想到自家用来捆绑货物的固定带很好用,三下两下捆绑好,牢固又美观。再比如,书架是极速飞车造型,为了达到酷炫的视角效果,大家动了不少脑筋,在操场画画、剪剪、喷喷,一次次尝试。

    两天后,书架完成了,引来了不少参观者,大家都觉得很有设计感。

    学生小心翼翼地将书架搬进教室,并开始“打扮”它。有的学生将自己制作的树脂泥人偶摆在书架上,有的学生将家中绿植拿来放到上面。

    小小书架承载了全班学生的心血和智慧,有的学生建议根据黄金分割原则装饰书架,也有学生认为应该按照均衡对称原则进行装饰,还有学生追求华丽,更有学生坚持简洁风格。为了达成共识,我组织学生讨论,最终决定:每周一个小组负责整理书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装饰。

    在学生的“每周成长日志”中,参与制作书架的学生记录了自己的收获:设计和制作书架活动培养了我们的审美、创造力和合作能力,这些是课堂上学不到的,也是可以陪伴我们终身的重要能力。

    那个初秋,学生收获颇多、成长颇多,他们成长于课堂上,更成长于体验之中。

    (作者单位系河北省保定市美术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