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信息技术 探索人才培养路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2-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数字经济时代,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迅速改变传统商业模式和经济运行机制,培养一批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专业基础扎实、擅长复合思维、富有创新能力、饱含文化内涵的经济类专业人才,主动回应技术创新和经济变革是高校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务。

    湖北大学商学院经济类专业涵盖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国家课程试点建设学科(经济学)、校级重点学科(金融学)。3个专业立足湖北、服务中西部、助力长江经济带、面向全国,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依托理论经济学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厚基础人才培养。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经济类专业确立了“信息技术熟练+专业基础扎实+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器、桥、脑、尺、舟”五维一体作用,实施了以“改造课程体系、促进专业交叉融合、助推价值引领、培育优质师资、重塑育人模式”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一是以信息技术为“器”,打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

    利用信息技术全面改造现有课程体系,从2018级本科生开始,3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均设置了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信息技术实践课程三大模块。其中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的比重高达42.56%,精准对标学生信息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3种素养的培养。通过开设数据库系统、大数据技术、数据挖掘与算法等信息技术基础课程,重点培育学生“1门语言+1个软件+1个平台”的“3个1”信息能力,通过学生自主选择“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实现以信息技术为“器”培育具备信息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是以信息技术为“桥”,打通“信息技术+”专业交叉融合

    通过与湖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联合设立“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开设“大数据经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数理金融交叉复合人才试验班”等方式,以信息技术为“桥”,有效促进专业融合,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提升学生的逻辑能力、思辨意识和学术审美素养,培育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人才。

    三是以信息技术为“脑”,助推“信息技术+”价值引领

    借助信息技术打通校区、师生之间的关系,对新生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专业教育,通过专业介绍、学业规划、职业发展帮助其尽快树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利用网络重走“长征路”,进行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四是以信息技术为“尺”,培育“信息技术+”优质师资

    通过“引育结合”的方式储备复合型师资力量。优先重点引进有信息技术背景的海内外教师加入“大数据经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师资团队,承担核心技术类课程的教学研究工作;通过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选拔培育优秀博士后锚准“信息技术+专业课程”,提前学习储备。

    五是以信息技术为“舟”,承载“信息技术+”育人全程

    精选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和优质的专业基础课程,线上线下相结合送入高中课堂,实施专业熏陶前置化;为信息基础良好、数理功底扎实的学生开设实验班进行信息素养特色培养;选拔骨干教师学习开展翻转式教学,优先实现核心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在线化;利用在线开放课程实现教辅环节智能化,快速响应课堂教学反馈;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实现学业指导实时化,加强专业交叉融合;利用融媒体实现学术活动常态化,培养学术审美能力;利用社交软件和直播平台实现“双创”活动长效化,用实践反哺知识学习;通过校友反馈校准人才培养目标,实时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湖北大学经济类专业坚持立德树人、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紧跟经济新业态发展,为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经济类人才和智力支撑。其培养模式受到社会广泛认可,被省内外多所高校借鉴推广。今后,经济类专业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对接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持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以积极的行动回应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肖德 冯晓华 杨弘 王鸾凤)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