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教育脱贫攻坚保障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7-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越穷的地方越需要办教育,越不办教育就越穷”。在2015年11月27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是管长远的,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由于移民搬迁人口较多和行政区划调整等因素,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也面临着打赢教育脱贫攻坚的任务。中宁县坚持用好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坚持贫困乡村教育优先发展,精准发力确保贫困地区孩子享受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

    打造贫困乡村温馨校园。中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贫困乡镇教育发展,不断加强乡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结合农村薄弱学校改造项目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推进温馨校园建设。中宁县争取项目资金,在喊叫水乡、大战场镇等贫困乡镇与非贫困乡镇的贫困村,先后新建、扩建校舍7.34万平方米,新建、扩建幼儿园12所,改造中小学运动场12.17万平方米。同时,对贫困乡镇的46所中小学教育教学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对26所乡村学校实施了煤改电工程,极大改善了乡村学校办学条件。

    二是结合“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全面提高贫困乡镇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2019年中宁县委、县政府投入5021万元,2020年计划投入5113万元,加快贫困乡镇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步伐,现已建成各类智慧教室、在线课堂等381间,配备安装智慧黑板434套,数字化设备系统34套,实现了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所有学校的建设目标。

    啃下控辍保学硬骨头。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基础工作,更是落实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任务的核心。近年来,中宁县按照“依法控辍、制度控辍、责任控辍、宣传控辍、质量控辍、扶贫控辍”要求,全面落实“三包三保”制度,建立多部门参与的联控联保工作机制和信息互通机制,形成了政府主责、监护人履责和社会各方支持的控辍保学体系。

    明确责任,确保落实。下发《中宁县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包保责任清单》,健全完善辍学、劝返复学学生登记书面报告、动态监测等制度,不断压紧压实乡镇、村、校工作责任,教育、公安、司法、扶贫等多部门联动,织牢义务教育保障网。

    分类施策,确保落地。坚持分类劝返,按照辍学时间长短、年龄大小,采取普职、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劝返安置,对年龄大、辍学时间长的适龄少年,组织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同时,对适龄辍学学生就近安排随班就读,对不能随班就读或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通过送教上门保障其接受教育

    根据需要,确保落细。在疫情防控期间,中宁县5964名教师按照“校不漏一人、班不落一生”原则,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学困生、易辍生、贫困生、单亲子女及“空中课堂”听课参与率低的学生,及时开展心理健康疏导,确保义务教育阶段一个孩子都不能少。

    全面落实资助保障政策。中宁县切实加强学生资助规范管理,全面落实资助保障政策。一方面,全面推进精准化资助。中宁县严格执行《宁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暂行办法》《自治区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等规定,逐步建立包括助学贷款、奖助学金、爱心基金、一对一帮扶、节日慰问及临时困难补助等工作体系,确保对全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另一方面,提高资助精准化标准。2017年,在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中宁县关于推进脱贫富民战略的实施方案》,针对全县贫困乡镇学前幼儿家庭生活困难,普通高中、中职建档立卡家庭寄宿学生上学距离远和家庭经济负担重的问题,县财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260余万元,对贫困地区在园幼儿每人每天补助生活费6元,对普通高中、中职在校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每生每年补助交通费1000元和生活费1200元,让更多贫困地区学生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

    不断优化乡村学校布局。首先,合理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为有效解决城乡、山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中宁县委、县政府及时作出决策部署,将石空镇、新堡镇等7个乡镇所辖的43所学校撤并调整为11所,对5个山区乡镇的28个教学点进行了撤并调整。乡村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既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也提高了教育质量。

    其次,重视对贫困乡镇学生的关爱与帮扶。近年来,中宁县每年投入965万元,为徐套乡、喊叫水乡、太阳梁乡与大战场镇4个贫困乡镇的2000余名学生免费提供上下学交通服务,为3000余名乡村学校学生提供营养午餐,确保了上下学的交通安全与营养供给。

    最后,促进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中宁县坚持推进“名校带新校、强校带弱校”集团化办学,先后组建2个教育集团和3个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中宁二中、中宁四中、中宁六中3所县城优质初级中学与喊叫水乡等贫困乡镇的6所初级中学,中宁一小与中宁二小等9所县城优质小学与大战场镇等贫困乡镇的18所乡村小学组成了教育集团或发展共同体,并依托“互联网+教育”平台实行管理互通、资源共享、教学捆绑、质量共进,推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作者系宁夏中宁县教育工委书记、县教育局局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敢啃教育脱贫攻坚“硬骨头”     下一篇:童心绘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