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诗教的独特作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7-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目前的人教版中小学语文课本中,中华古典诗词的分量已经大大增加,这些诗词类型繁多、丰富多彩,较好地反映了中华古典诗词的全貌,也为中小学诗教奠定了基础。

    中华诗教传统源远流长。从《诗经》开始便受到了先贤的重视,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此后,《诗经》成为六经之首,诗教成为典型的传统教育科目。在越来越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中,诗教也得到了普遍重视,但是对于诗教的意义,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诗教的文化和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诗教有利于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培养和提高。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一个有文化、有教养、有抱负的人不可能不会赏诗、写诗。正因此,我们才有了数不清的优秀诗歌,形成了诗教传统,激励我们前行。古代的儿童教育书籍也就是蒙学读物,往往与诗歌相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打上了诗歌的烙印,还出现了一大批专门的诗教读物,如《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起到了非常好的教育作用。如今,我们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发挥新时代下的诗教作用。

    第二,诗教有利于促进德育发展。诗教在立德树人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可以更好地培养具有广阔胸怀、崇高理想、优秀思想道德品质的人。自古以来,中华文明有着“诗言志”的传统,无数志士仁人少年时以诗言志、以诗抒情,成人后不忘初心,或为民请命,或舍身报国,沿着屈原、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先贤的道路,走完了自己光辉的人生。因此,我们应该教育广大青少年,通过诗歌的写作和欣赏,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

    第三,诗教有利于促进智育发展。诗教最为突出的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概括能力、聚焦能力和表达能力。近年来,教育界非常重视对中小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其实诗歌学习最为重要的能力就是思维能力。当然,这些能力是通过形象思维来进行的,有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诗歌创作中的炼字炼句就是这一过程的体现。

    第四,诗教有利于促进体育发展。体育不仅是竞技体育的概念,更是广泛的身体锻炼活动、社会考察活动。许多古代诗人少年时便走出书斋,结伴游学,体会风土人情,观察社会自然,“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这样的活动不只是达标成绩的项目训练,更是我们今天应当提倡的综合素质培养。

    第五,诗教有利于促进美育发展。诗歌是美学的集中反映,所有的美学现象、美学内容都可以用诗歌加以表达。中小学从诗教入手,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了解万物之美,并且积极地学习运用诗歌的形式加以表达,从而加深对于美学的认知乃至人生的认知。我们还可以拓展教学形式,将诗歌中美的节奏、美的境界融入课堂之中。

    第六,诗教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加强劳动教育。许多学生通过“锄禾日当午”等诗句,了解了劳动的艰辛、收获的不易,从细微处一点一滴积累起对于劳动和生活的认知。

    总之,诗教有着独特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而且以其进一步丰富的内涵,使学生得到更综合、更全面的发展。

    (作者系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管理漫画     下一篇:回归“审美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