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创建学校特色品牌的道路上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3-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追求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打造好学校办学品牌是现代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每一所学校都有其不同的历史传承、文化积淀和办学理念,从中凝练出自身的特质,进而才能升华为发展的特色。始建于1968年的广东省高州市第四中学在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赖治锋上任校长后,就带领其工作室团队根据学校历史发展历程及承载的优良传统,以校园高大挺拔的红棉树为依托,打造“红棉文化”,熔炼出“厚德博学,坚毅豁达,和谐美丽”的红棉文化内涵,引领着学校的发展。在“红棉文化引领,培养有用人才”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探索出了“立足根基教育,发展个性,多元化育人”的办校特色,使“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促进了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创建优美育人环境

    草木得雨露而茂盛,学校因文化而久远。只有恒久的学校文化,才能全面浸润学生的身心,才能壮其体肤,厚其德行,润泽才智,耀启未来。工作室团队以校内参天挺拔的木棉树为主题,共同发掘了象征学校特色文化的精神品牌——红棉文化,以红棉文化建设为核心和纽带,充分挖掘、吸纳、拓展优势教育资源,打造校园软实力,将校园文化覆盖每一名师生,并延伸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增强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让文化成为凝聚共识、陶冶情操、浸润生命的重要抓手,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如今,行走在姹紫嫣红的红棉文化园中,“红棉树”“春晖亭”交相辉映,“思源井”“进取石”“鱼跃龙门”相得益彰,成为红棉文化的外延表现形式,彰显了学校的文化自信,并通过认识美、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将红棉文化贯穿于校园生活的每一处细节,让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空间都能讲述美的故事、流淌美的意蕴、绽放美的个性,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享受成长与快乐之美。

    激发成长内驱力

    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

    “一流学校,一流师资”的时代要求,迫切要求学校尽快培养与造就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赖治锋利用工作室得天独厚的优势,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打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

    制度保障,健全培养机制。为了使骨干教师的培养与使用有章可循,工作室建立了系统培养制度、申报评选制度、考核奖励制度,注重“重在过程”,促进“发挥作用”。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与高校、教育研究机构等单位的合作,形成从科任教师、班主任、学校中层干部到校长的培训机制,分期分批进行定期培训,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制度和表彰激励制度,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逐步形成了“学习—实践—反思—学习”的培养机制。另外,通过开展以老带新、师徒传帮带等活动,促进了一大批年轻教师的成长;开展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教坛新秀评选、“一师一优课”评选等活动,鼓励教师苦练内功;开展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工作,推动教师把丰富的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研究成果。

    师德为先,激发成长内驱力。学校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深入开展“厚德崇教,为人师表”活动,培育教师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道德,大力倡导“爱生、敬业、奉献”的精神,强化服务意识、师表意识和质量意识,树立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积极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月活动,把师德师风表现纳入年度考核,与教师的评先选优挂钩,提高教师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

    凝聚家校师生合力

    提升德育工作效能

    学校和工作室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着眼于“四个提高”建设特色教育品牌,即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坚持“培养有高度责任感的现代文明人”的德育理念和“德育先行,多方努力,全面合作,形成合力”的原则,注重制度育人、情感育人、法纪育人,积极拓宽德育渠道。

    以活动为载体,打造特色德育课程品牌。学校和工作室以培养学生成才为目标,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利用好课堂主阵地,开展各项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爱乡、爱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远大理想。通过对学生进行民主与法治教育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规范走向习惯;利用校园广播、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开展专项教育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坚持在学生中开展“每天捐献一分钱”、在教工中开展“每天捐献一角钱”活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通过组织心理教育测评、请专家作专题报告等方法,为学生排除心理障碍,磨炼学生知难而进、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

    建立健全“学校为主、结合家庭、利用社会”的立体德育网络。学校和工作室积极推动“自我教育与接受教育相结合”的德育科研项目研究,不断完善德育的评价机制。充分调动起家庭和社区的德育功能,共同营造环境,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切实做好家长的家教指导,利用好“家校通”等通信网络,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学生。此外,学校还根据不同季节对学生进行防火、防溺水教育,并邀请交警到校上交通安全课,提高学生交通防范意识,教育学生注重生命安全。

    近年来,学校屡屡斩获佳绩,先后获得和谐中国·首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学校、全国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学校、全国禁毒示范学校、全国科教兴研先进学校、全国特色语文教学示范学校等40多项荣誉。近三年,学校申报立项并实施的课题共418项,其中省级课题8项、市级课题42项,已结题268项。出版论文集4册,582篇教学论文获得县级以上奖励,其中“打造‘文笔’文化,创建和美校园”获得广东省中小学特色学校创建优秀方案一等奖。

    忆往昔催人奋进,展未来任重道远。行走在创建学校特色品牌的道路上,高州市第四中学和广东省赖治锋名校长工作室团队正在仰望教育星空,满怀信心地书写教育理想的新篇章,为学校明天的光荣与梦想而奋斗! 

    (赖治锋 冯凯旋 张勇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