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专栏“课堂革命”搅动教师专业提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9-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早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教师角色就有了定位:“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的工作绝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但“填鸭式”“放羊式”“表演式”等低效课堂随处可见,要么将学生头脑当作填充知识的容器,要么把学生当作看客,导致学生学习索然无趣。因此,必须实施“课堂革命”行动,以此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2017年5月,点军区启动“课堂革命”,提出课堂教学“六变”要求:在教学结构上将教师讲授为主变为学生自学为主,在课堂组织上将学生安静听讲为主变为学生讨论为主,在师生关系上将教师主导型为主变为学生主体型为主,在目标获取上将教师“泄露天机”为主变为学生“发现真理”为主,在学习方式上将独自冥思苦想为主变为小组合作共赢为主,在学习进度上将“集体绑架”齐步走为主变为个体选择分层走为主。

    经过3年的探索实践,我们进一步提出了“六要”目标:在教学内容上要精准教学目标——采用集体备课提炼“核心提要点”统筹全文或章节,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在教学理念上要让学生达成目标——课堂教学教师不准说正确答案,要让学生讨论生成;在教学氛围上要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从挖掘学科知识的奥妙来激发兴趣,让学生在发现“真理”中保持兴趣;在教学措施上要把教学环节前移——不再固守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练习的传统模式,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理解”(讨论、展示),接着进行“课堂小结”(领会、梳理),然后进行“课堂巩固”(作业、练习),最后 “布置作业”(预习、实践);在教学组织上要制定小组学习规则——如何交流预习心得、倾听别人意见后如何补充与纠正;在教育思想上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被尊重的感觉。

    点军区的“课堂革命”已开展3轮,每一轮突破一个重点障碍。先后以“明确点军好课堂标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自我生成”为主题,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课堂比武,人人过关,评定等级,并将考核结果与教师聘任、荣誉称号挂钩,有力促进了教师的自我觉醒,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课堂革命”的过程体现在教师转变教育思想、优化教学方法的程度上,结果体现在学生群体的身心素质和学习能力上,两者必须高度统一。期末考核,对于学生满意度低于50%或统考成绩均分低于全区平均值50%的学科教师,暂停教学资格,由其自选一名优秀教师进行跟岗学习,考核合格后再上讲台。跟岗学习期间,学校聘请其他教师担任所在班级教学任务,并调剂其工作量记入该教师名下。

    “课堂革命”需要领头羊。点军为每个学科成立了3人专家组,负责把握“课堂革命”要义,评价课堂教学效能,监测学科教学质量。区教育局为专家组成员另外核定工作量,并赋予他们行使教研员职责、评定教师职级、推荐教师外出培训、建立学科工作室等权利,让他们在认真履行责任和义务的同时,逐渐成长为真正的专家。

    如今,点军区大多数教师已经松开了“缰绳”,欣然陪伴学生自由成长,整体教学水平上了新台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