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不灭 精神永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4-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文圣常 1921—2022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许渊冲 1921—2021 翻译家、北京大学教授 何兆武 1921—2021 历史学家、翻译家、清华大学教授 黄宏嘉 1924—202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教授 陈清如 1926—2021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 陈文新 1926—202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吴祖强 1927—2022 作曲家、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 戴永年 1929—2022 中国工程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李正名 1931—2021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 邓小岚 1943—2022 “马兰小乐队”创立者、《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会长

    编者按:

    又是一年梨花白。又有一批大师永远地将背影留给了我们。

    生于艰苦而不屈,历尽磨难而愈强。他们大都成长于国家民族动荡之时,国弱民贫的困顿,使他们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未来更紧密地连接起来。干法选煤、根瘤菌固氮、光纤通讯……他们用青春和血汗换来的科研自主创新,推动了共和国一步步地前进;诗译英法、谱就中国人自己的音乐……他们坚持文以载道,以坚定的文化理论自信,让世界与我们美美与共。

    漫漫人生路,他们用不息的奋斗擦亮了生命的火烛。烛光不灭,他们的背影虽远不逝。

文圣常:驾海驭浪为祖国

    在中国海洋大学师生的印象中,您满头银发,身形瘦小,穿着灰色旧夹克,步履蹒跚地走在去往办公楼的路上。

    紧随着您的步伐,师生们也在物理海洋学的路上披荆斩棘、砥砺前行。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海洋人才。我国自主培养的第一位海洋学博士孙孚,获得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奖的著名气象学家、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王斌等,皆是您的学生。

    时间退回到1944年,您从武汉大学机械工程学系毕业,来到成都的一家飞机修理厂当试用技术员。在出国交流学习时,您目睹了大海的壮阔,萌生了将海浪能量转化为能源的想法。对海洋的热爱和向往、对国家能源紧缺的使命感,使您在短时间内迅速从航空转向海洋研究。

    当年,您设计出了一种利用海浪能量的装置,迈出了海洋研究的第一步。为了更好地开展试验,您从成都一路向东,奔赴东部沿海。多年以来,您辗转多地,利用一切机会去海边做试验。不论路途多么遥远,不管遭遇多少侧目,您始终带着自己设计的装置前往试验现场。

    您深知,科研不能局限在书斋里,必须应用到广大天地间。如何将海浪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研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这始终是您念兹在兹的重要问题。

    20世纪70年代,我国沿海城市的改革开放,迫切需要制定出近岸工程设计和管理的标准。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启动了《港口工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编写工作。您毫不犹豫地担起重任,率队攻关。最终,您主持研究的海浪计算方法被列入《规范》。

    多年来,您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精益求精。在担任《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主编期间,您仔细审核每一篇稿件,哪怕是一个词都要反复推敲,每一点疑问都要刨根问底,为的就是对作者负责、对读者负责、对科研负责。

    2007年,您不小心烫伤脚踝,伤口感染,需要做手术。术后,医生叮嘱您卧床休息。但您坚持把腿搭在板凳上修改论文,您说:“工作耽误不得,我必须抓紧时间……”

    2013年,您患上肺炎,您把办公室转移到家中,依旧每天工作5至6个小时。直到2019年,您已经年近百岁,因身体不适住院治疗,才依依不舍地放下工作。

    您的一生,是一片丹心向祖国的一生,是春风化雨育英才的一生。您曾说:“许多人问我取得成功的经验有哪些,我并无什么经验可谈,唯独信仰爱国主义和追求科学精神,牢牢树立健康正确的价值观。这就是我毕生献身于祖国海洋事业的力量源泉。”热爱祖国,追求科学,您的精神激励后世坚定前行。

许渊冲:美美与共飨后人

    “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

    因为您,中国读者认识了哈姆雷特、包法利夫人、罗密欧与朱丽叶……

    因为您,西方世界知晓了李白、杜甫、李清照、汤显祖……

    自上世纪踏上翻译之路,您先后出版了180多本中英法文翻译著作,您将西方名著《包法利夫人》《红与黑》《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译成中文,将唐诗宋词以及《诗经》《楚辞》《论语》《桃花扇》《牡丹亭》等翻译成英文、法文。2014年,您获得了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1938年,刚刚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的您,在日记中兴奋地写下:“今夜月很亮,喝了两杯酒,带着三分醉,走到草场上,看着半圆月,忆起往事,更是心醉神迷……”清辉之下,是您对美的永恒追求。

    在西南联大,您度过了意义非凡的四年:钻防空洞躲炮弹,跟同学们打篮球、看电影、玩桥牌,听茅盾、闻一多、朱自清等名家的讲座课程,读萧伯纳、柏拉图、莎士比亚等大师笔下的世界名著。那时,西南联大有“五大才子”,号称“文理法工五堵墙”,其中“文”指的就是您。

    1941年,在欢迎美国空军“飞虎队”陈纳德将军的招待会上,当时还是大四学生的您挺身“救场”,借林肯的经典名句“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巧妙对译了“三民主义”,化解了中美双方交流的障碍,被传为译林佳话。

    新中国成立时,您身在巴黎,心里始终惦记着祖国。学成后,您重回故土。在大学执教的同时,继续着自己对翻译事业的热忱。到1958年,您出版了英译中《一切为了爱情》、法译中《哥拉·布勒尼翁》、中译法《农村散记》、中译英法《毛泽东诗词》,成为我国将中国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第一人。

    1979年,您在写给美学家朱光潜的信中首次提出译诗“三美”论,即译诗应该讲究意美、音美和形美这“三美”: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音美,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传达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而您本人,便是这“三美”原则最好的践行者。

    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世界的美,是您翻译诗歌的初衷。在翻译中,您不仅尽最大可能保留诗歌的音韵美,更采用了外国人能看得懂的表达方式,真正实现了翻译中的文明互通,架起了一座中外语言之桥。

    退休以后,您仍忘我工作。晚上对您而言是黄金时段,是“高产期”。您坚持将自己每日的翻译成果一字一字地敲进电脑文档。耄耋之年,您给自己制定了“每天翻译1000字”的工作计划,93岁时还为自己制定了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目标。

    用永恒不变的热情,把人们摆渡到美的世界,正如您所说:“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

何兆武:思想苇草永不倒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其他的动物对于自身的生老病死不但茫然无知而且漠不关心,而人却需要问一个为什么——由于一个什么原因,为了一个什么目的。人生一世究竟是为什么,又是为了什么?”2003年,您在为《文化四季·生老病死丛书》作序时,论及死亡,探讨了“人生的意义”,称之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那一点儿(几希)”。

    您用生命书写自己的意义,从教育起笔,终在教育落笔,学术自由是您的追求,您也用一生去践行了它。

    1939年,您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1940年转入文学院,1943年毕业于历史系,并攻读哲学与西洋文学研究生,1946年毕业。

    在您口述的《上学记》一文中,您说道:“读书最大的乐趣在于自己精神上的满足,这比什么都重要,而不在于是不是得到一种世俗的荣誉。”

    毕业后,您曾担任湖南第十一中学教师,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编目员,西北大学师范学院(今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1986年,您成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也曾兼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和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