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单向”到“四个相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6-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①锦城教师倾心育人,实现教与学的“同频共振” ②覆盖全校学生的“大学生创业方案设计大赛” ③锦城教师带领学生做应用型科研 ④陈世卿院士代表学校参加“四川省第十批院士(专家)工作站高质量发展推进会”

    21世纪的大学要实现高水平的人才培养,需要打破传统的“先生教、学生学”的“单向度模式”,走向“更多元、重交互”的“多维度模式”。成都锦城学院创新教学、教赛、教研、教技的“四个相长”,特别重视教与学,教学与竞赛、科研、技术之间的相互促进和赋能,打开了师生增值共进、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新境界。

教学相长 建立“同频共振共鸣”的新型师生关系

    梅贻琦先生曾批判过“奏技者与看客”一般的师生关系,有效的教学绝不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做“观光客”,而是师生间一种心心相印的互动。

    锦城学院党委书记、创校校长邹广严教授提出:物理学里有一个“共振现象”,教育学中也应当有一个“共鸣理论”,即当教师的教育频率和学生的学习频率一致时,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就形成“同频共振共鸣”,而此时,无论是“教”或“学”,效果都是更好的。这种“同频共振共鸣”的新型师生关系,正是锦城学院对“教学相长”理念的传承和发展。

    怎样才能让“教”与“学”相互促进,“师”与“生”共振共鸣?锦城学院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办法——

    “高阶教学”与“深度学习”相向而行

    陶行知先生有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锦城学院特别强调教师“高阶教学”与学生“深度学习”匹配、同步。教师用“有趣、有效、有情感温度”的“高阶教学”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进入“好知、乐知、深度学习”的状态,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习得高阶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锦城学院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创造每一次“交互”的可能。比如,主讲“财务共享应用实践”的吴媚老师在设计课程时,首先聚焦“学情分析”,摸清“交互对象”,解决一个“学生在哪里”的问题,再精心选择恰当的教学起点,充分照顾重点、难点,以摆脱“被动单向”,激发教与学的共鸣;“教学相长”还要求教学活动要留有思辨、讨论甚至质疑的空间,主讲“市场营销”课程的杨泽明老师就有一套“师生共创”的办法,他设置若干“议题”,发起头脑风暴,在发言、讨论、争辩的过程中,不仅是教师照亮学生,学生也彼此照亮甚至照亮老师,杨泽明说:“许多学生的想法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正是“一灯引千灯,灯灯辉映”。

    “八大教学法”与“十种学习法”相辅相成

    面向教师,学校推行“教师八大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法、问题导向法、模拟仿真法、以赛促学法、数字平台法、头脑风暴法、翻转课堂法。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如同一根魔杖,使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唤醒”和“激发”的状态。

    面向学生,学校倡导“学生十种学习法”——预习设问法、系统认知法、参与互动法、合作学习法、温故知新法、学思结合法、学用结合法、循序渐进法、专注学习法、举一反三法。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目的是提升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力”。

    教学法与学习法的相辅相成,让“以教师为主导的生动教学”和“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协调、同步起来,形成了教与学的合力,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优化,让学生更加受益。

    “教学反馈率”与“学生满意度”相得益彰

    教学评价一直是教学环节中公认的难点。锦城学院不仅创新了“教师、督导、同行、学生、管理者”的“五方评价机制”,更重要的是,在“教师评学生”和“学生评教师”方面,走出了一条“以互动评价推动教学、师生相长”的新路子。

    学校学习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要求所有教师第一时间对所有学生做到教学反馈,包括师生面对面交流、在线学习反馈、作业反馈等,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做好学习过程管理;同样在不同的学情阶段,学生要对教师进行“学生满意度”打分,既包括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也涵盖学习收获和对教师的教学建议等。最近一个学期,学校“学生满意度”优良率(85分及以上)达到91.04%。及时的教学反馈和评价交互,让教与学的双方处在一种持续的“你来我往”互动中,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相长”。

    良师若灯,益友如兰;课内相长,课外相成

    锦城学院坚持“课堂大于天”,教师精心做好课程与课堂设计,创设了一个健康、丰满、快乐而有收获的课堂,一个师生双赢、教学相长的课堂。

    课外同样是育人的阵地。在锦城图书馆,每周末都会举办“周末有阅”读书沙龙,每期邀请几位知名教授,围绕一个主题开展读书会,引导学生阅读求知、互学共进。该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每场都会吸引3000人以上的师生参与其中。

    夜幕降临,锦城校园的实验室、教学楼、办公室依然灯火点点,那是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项目、搞科研、备竞赛;锦城的广场、操场上,礼堂、工作坊里,辅导员们在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和非认知能力培育活动;在锦城,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学生在哪里,老师就在哪里。”课内相长,课外相成,这正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写照。

教赛相长 从“为奖而赛”到“为学而赛、为教而赛”

    在传统的竞赛观念中,少数“种子选手”的得奖胜出就是竞赛的核心意义。而在锦城学院,参赛获奖只是竞赛之路的“一半”,更重要的“一半”是将竞赛作为一种“项目化的高阶教学”,驱动更多的学生创造性地深度学习。

    竞赛——通往高阶教学、深度学习的“极好形式”

    从“教”的角度来说,竞赛是一种“项目化的高阶教学”。“高”在何处?第一,在知识目标上,竞赛有助于驱动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拓宽知识面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第二,在思维目标上,竞赛项目因其综合性、挑战性、创造性等特征,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评价、创造、批判等高阶思维;第三,在能力目标上,大学竞赛往往都是“真题真做”,能有效锻炼学生多方案、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从“学”的角度来说,竞赛则是一个“创造性的深度学习”过程。因为竞赛充分调动了参与者的主体性、主动性、内驱力。完成竞赛项目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手脑并用、学习、理解、整合、内化、构建、联想、比较、创造、输出的过程——具有典型的“深度学习”的特征。

    同时,竞赛在提高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密切师生联系、提振信心等方面也有着独特作用。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品质、团队合作、沟通表达等非认知能力得到了锻炼。在指导竞赛的过程中,教师们不但付出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还付出了情感劳动,他们对学生的陪伴、教导、点拨、鼓励,让学生更加“亲其师,信其道”;而学生战胜对手、捧起奖杯的一刻,脸上写满自豪、内心充满自信,更加“爱其校、乐其学”。

    以赛促学,学赛结合;以赛促教,教赛相长

    “既然竞赛的好处如此之多,那就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学校校长王亚利介绍,除“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搞得风生水起外,学科竞赛也是如火如荼,总量高达177项,包括全国性赛事43项、地方性赛事134项。“每个专业平均都有几项赛事,比如建筑土木类专业,有‘六赛七设计’,平台很宽广。”

    将竞赛与人才培养体系结合起来、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以赛促学,学赛结合;以赛促教,教赛相长”正成为锦城学院教育教学的一种新常态。

    近年来,学校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3项全国总决赛铜奖、9项四川省金奖,学校组织工作连续7年获得四川省“优秀组织奖”。这背后是学校自2006年起就将创业教育纳入全体学生的“必修课”,一年一度的校内“创业方案设计大赛”也是“标配环节”。坚持16年的“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和强大的“群众基础”,不仅让锦城学子在大赛中脱颖而出,更把创业精神和创业素养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截至目前,锦城校友的创业率超过3%,已产生1600多名创业校友,创立了1800多家校友企业,为社会提供了近3万个就业岗位,他们从就业岗位的竞争者变为了就业岗位的创造者。

    177项学科竞赛则有着鲜明的“课赛结合”的风格。例如:工商学院把竞赛和课程对应起来,组织学生参加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营销策划大赛等比赛,多次捧得全省、全国一等奖;建筑设计、艺术设计、广告设计等实用设计类专业教师,把组织学生参加工业设计大赛、数字艺术大赛、广告艺术大赛等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学院则将一些竞赛题目改造成教学资源引入课堂,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