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教师的信·王云课上学生不爱举手怎么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2-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有老师上完一节课,气呼呼地跑来找我,说:“我们班孩子上课总不爱举手,不爱发言,怎么办?”我说:“这有很多原因啊,但是让我先问一个问题,举手多少是衡量课堂好坏的关键吗?”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作者佐藤学提到了一个关于“手势教学”的现象。

    什么是“手势教学”?简单来说,就是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全班学生都必须用手势来表达意见。赞成,就五指张开举出“布”的手势,反对就手握拳头出示“石头”,想提问时就举起“剪子”。

    许多教师都认为这种方式太好了,值得推广。理由很简单,一方面教室中每个人的意见都能得到呈现,另一方面教室里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但佐藤学表示反对。他认为,在“手势教学”里,孩子的思考过程简化成了一种结果,教师只看到手势,忽略了对思考过程的关注。教师把主动表达当成了标准,忽略了那些思考慢一些或者不爱表达的孩子的需求。

    简单来说,这种“手势教学”是基于教师便利而实施的,它重于形式,忽视了教学本身的目的。

    形式与目的,后者才是更重要的。举手是交流、促进思考的形式。如果聚焦于此,用各种手段鼓励或者强迫学生举手,反而使隐藏在形式后的目标模糊了。所以,要解决举手的问题,不如直接就交流的本质来讨论。

    那么,决定课堂交流气氛的是什么?内容、标准、形式而已。

    许多时候,孩子不爱说话,未必是不想说,而是不知道说什么。这时,问题的设计尤为重要。读完一篇文章,教师提问,你觉得这篇文章好在哪里?这个问题往往让许多孩子烦恼。但变换一下,修改成“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可以和大家分享的吗”,效果就会好很多。

    前问中的“好”是有外在的标准和限制的,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学生不知道。但后问的“分享”就把决定权交给了孩子。孩子就爱说、想说了。所以,建立良好的交流氛围,问题的设计非常重要。少一些外在的限制,多一些日常经验的链接,让孩子爱说敢说,自然就有人举手了,自然就有人发言了。

    另外,在学校你会发现,越到高学段孩子愿意主动发言的越少。这其中主要原因是外在标准的提升。低学段,孩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中高学段,教师会对说话的方式、逻辑更加重视。我听过一节课,课上每一次孩子发言,教师都会调整发言内容,让孩子再说一遍。这样的次数多了,孩子自然不爱说了。所以,不要每一次都要求绝对的规范正确,不妨多一些随性的表达,多一些平和、赞许的评论,营造“润泽”的氛围,交流自然能够顺畅许多。

    此外,我还要问,发言一定要举手吗,发言一定要站得笔直吗,交流一定要即时、口头的吗?我在山东青岛中学任教的时候,规定班里孩子发言不用站起来,只要不打断别人说话,不影响课堂氛围,可以随机表达。同时,在讨论重要问题时,每个学生手中可以拿一块可擦写白板,先把关键词写上去,然后再发言。一些涉及深度思辨的问题,我会避免口头简单的讨论,用书写作业代替,留给学生查阅资料、充分思考的时间。

    如果单从让孩子多主动举手的角度去衡量课堂教学效果,你会发现此题难解。教师可强制,可鼓励,但难以持久。但当我们聚焦于目的时,不仅解决了原来的问题,还让教学获得了新的形式,新的效果。

    那么,当我们的年轻教师遇到类似问题时,比如学生作业交不齐,上课不记笔记,课堂纪律散漫,班级没人愿意主动承担集体工作,家长不好沟通等问题时,教师可以放弃一些形式上的强求,从背后的目的入手,或许会灵光一现,从山穷水尽处,看到柳暗花明的风景。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赫贤学校小学部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