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走进中小学课堂 为学生埋下职业理想的种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2-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通讯员 吴 彦

11月24日下午,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的教师陈丽敏走进宁波市鄞州区宋诏桥初级中学,给该校的初一、初二学生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韩语社团课。当紫菜、辣白菜等充满生活气息的食材出现在课堂上时,学生们都活跃了起来。“边做紫菜包饭,边学韩语,这种轻松、快乐的课堂我非常喜欢。”学生杜诗妍告诉记者,目前她已经学会了基本的交际用语。

为了上好这堂社团课,陈丽敏做了充足的准备。“授课的难度要低一些,还得用适合初中生的语言与他们对话,课程也要吸引学生兴趣,同时给他们普及一些不同的语言文化。”为此,在备课时,陈丽敏特别留意了这些注意事项,安排了70%的时间进行发音教学和30%的时间进行综合体验,希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拓展学生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职业理想。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副校长沈洁波表示,让中职学校的教师进中小学上社团课,是开展中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的有效手段,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渗透融通,也能在中小学生心中埋下了一颗职业理想的种子。

为此,从今年上半年开始,该校就着手策划、准备社团课送教事宜,并积极鼓励专业课教师根据个人专业特长、兴趣爱好报名参与,最终筛选出7门课程,涉及电脑信息技术、韩语、礼仪、视频剪辑、安全急救等。为方便学生选课,7门课程都有计划表和课程介绍。“教师们不但要把课上好,还要上巧。我们在前期课程的设置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每门课兼具实用性、趣味性和有效性,力求在赢得学生喜爱的同时,又起到兴趣培养、职业规划引导等积极作用。”沈洁波说。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旅游专业教师沈佳红对现代礼仪深有研究。社团课中,她执教“礼行天下”,主讲社交礼仪及仪容仪表管理。她说,生活中常见的“熊孩子”,其实就是欠缺礼仪素养的表现,“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很有必要学习礼仪规范,比如如何与同学相处等。这不仅是一种行为引导,还能提前给学生树立社会礼仪的观念”。

学生徐应儿酷爱学习各国语言,但因为受到条件限制,以前只能靠自学。这学期,一听到韩语社团课开班,她立马报了名。“我想以后当翻译。现在能聆听专业老师授课真是难能可贵,我一定好好把握这个机会,把这门语言学好。”徐应儿说。

据了解,接下来,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还将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更新课程设置,拓宽送教范围,丰富授课形式,探索评价机制,为更多的中小学生开启职业启蒙教育,培养他们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