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文明”的手段怎能开出“文明之花”?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2-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胡欣红

近日,湖南工商大学多名学生因未向校领导、老师问好,被学校通报批评为“不文明行为”,引爆了舆情。校方随后发布说明称,将认真听取各方建议,为创建文明校园而不懈努力。

大学是精神文明的高地,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当然是应有之义。见到尊长要主动问候行礼,是传统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在倡导人人平等的现代社会,具体要求有所简化,但基本的精神依然传承了下来。遇到师长主动问好,我们是从幼儿园起就被这样教育了。在中小学阶段,校园范围通常不太大,加之师生之间比较熟悉,学生主动问好、老师微笑回应的场景,可谓蔚然成风。

到了大学,随着校园的变大,情况会有所变化。很多时候,师生之间根本就不认识,尤其是学校领导,很多学生只是在开学典礼的主席台上远远地看过一眼,基本上没啥印象。针对这样的情形,学校予以教育提醒的初衷无可非议,但将学生不打招呼的行为上升到“不文明”的高度,无疑严重过头了。尊重师长应该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而不是逼迫的结果,如此通报,本身就是一种不文明行为。

校方的通报里,还详细点出了所谓的“不文明行为”:12月3日,有6位学生遇到学校领导及老师时不懂礼仪,有的低头,有的继续打电话;12月4日,有1位学生在见到其他同学主动与老师问候的情况下,仍不与老师打招呼。并且具体列出了相关学生的名单、学院信息。

不仅如此,校方还有“后手”——“主题班会要求全覆盖宣讲、以例示警。第一次通报批评,教育引导;多次出现,屡教不改,将给予严肃处分。相关职能部门和相关学院也将追责。文明素养教育已作为各学院KPI考核中的重要指标和观测点。”如此霸道行径,无怪乎被人质疑“耍官威”。

面对汹汹舆情,该校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学校的文明素养教育工作已经开展了1个月左右,学校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此次事情存在误解,把文明素养教育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误解为领导、老师和学生的对立,并特意说明“我们对老师也是同样严格要求”。目前学校的文明素养教育工作正在探索过程中,后续还将进行调整。

这样的回应,并没有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诚如网友所言,外界之所以对这种“文明教育”感到不解,不是因为学生是单方面的受教育者,即便对老师也有相应的要求,继而成为一种日常的互动,也很难得到理解。人们真正的疑问在于,这样一种“文明素养教育”充满着形式主义,它能否唤醒师生的礼仪自觉,还是会因为沦为一种任务而失去了礼仪的真正内涵?

据悉,为了推进规定落地,部分学院煞费苦心。网络流传的截图中提到,有学院在电梯口布置劝导岗,提醒同学向老师问好,给老师按电梯,乃至要发“各个校领导的照片”,要求“每个人都要熟记认识”。如果师生走在路上都必须多个心眼,以免不小心忘了打招呼就被通报,生活在这样的“文明校园”里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不文明”的手段怎能开出“文明之花”?

文明向来不是一个硬性规定,是从内心而发的自觉行为,是身边的人潜移默化带来的影响。《觉醒年代》中,蔡元培校长在面对学生的问好时,总是用鞠躬来回应,这一幕值得我们沉思。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