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到校外培训指导价的深层意义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2-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指导价”确保了机构的公益性,又考虑到基本师资的相应收入需求,也能遏止公办学校名师因收入差流失到校外培训机构。可以说,“指导价”的出台是“双减”政策深度推进的关键一步。

□程振伟

一条《多地拟规定校外培训指导价,一课时最少仅五元》的新闻,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校外培训”这个话题的关注。消息说, 近日多地相继就学科类校外培训政策征求意见。据不完全统计,在目前各省市公布的政府指导价中,最高为每生每课时70元,最低仅5元。

对此,一些家长好像觉得“校外培训又可以搞啦”;一些原来从事校外培训的人,似乎又有“重开炉灶”的念头了。校外培训指导价是个新鲜事物,它是按照“双减”政策既定路线图实施的具体举措。不能因为“指导价”出炉,就认为校外培训可以“生长”,相反它是对以往造成课外辅导负担过重的学科培训的规范,使其在资本现金流层面不再能“野蛮生长”。

要看到,“指导价”不同于“双减”政策出台前的学科培训市场价。按照“双减”要求,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指导价”是针对公益性机构的收费标准,它具体考虑了各地消费水平,做了相关培训主体的成本调查,一方面兼顾了部分有补差学生的额外需求,另一方面让公益性机构不至于因逐利而成为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帮凶”。

“双减”是基础教育领域的全面深层治理,其中涉及课外辅导资质界定、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人员资质、收费标准等多方面。治理总的原则是:目前的学科培训机构数量不能增加,学生的课外辅导压力大幅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要降下来。各地根据自身实际引入“指导价”,不意味着鼓励课辅,而是要服务“双减”目标,要有力促进教育培训行业去功利化、回归公益化,去应试化、回归素质化,去焦虑化、回归理性化。

对“指导价”的理解,不妨结合“双减”前的培训市场乱象来看。用包装来的师资和东拼西凑来的所谓教育理念,再加上虚假宣传,利用家长们的焦虑情绪,肆意推高培训价格。动辄“300、500元一节课”,给家长带来了过重的经济负担,也给培训机构带来了巨大现金流,使其通过资本运作无限膨胀,进而成为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主体力量。“指导价”确保了机构的公益性,又考虑到基本师资的相应收入需求,也能遏止公办学校名师因收入差流失到校外培训机构。可以说,“指导价”的出台是“双减”政策深度推进的关键一步。

当前,“双减”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深层治理要跟上。收费是校外培训机构的命根,影响到其运营模式、师资维护,也影响到机构能不能服从服务“双减”既定目标。“指导价”肯定不能定高,但也不能定得过低,考验的是民生管理的智慧。各地不妨在深层理解“双减”要义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拿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指导价”,助推“双减”政策按既定目标推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