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初中语文的文言教学招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4-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绍兴市柯桥区实验中学

陈 芳

教育部编写的语文教科书,简称部编本,其中古诗文选篇占所有选篇的51.7%。如何授人以渔、让师生在文言文的教学互动中共享知识的佳肴呢?笔者尝试从课前预习有批注、文言积累讲俗成、重现历史激兴趣、思维导图重概括、语段改写究比较、文本插图求个性等方面来推究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落实。

一、课前预习有批注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为“学”而量身定“教”,要求积极指导学生课前有目标的预习,学会简单批注,在充分预习的过程中努力完成课程文本所涉及的目标。文言文预习批注建议从这几方面入手:

1.读课文标注音:要求学生在预习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3遍及以上,圈点并朗读有“疙瘩”的地方。

2.释词义归现象:圈点批注文下注释,并口译全文。蓝本归类文言字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等)并记录翻译难句。

3.述内容析结构:能口述文章内容,基本概括各节内容从而梳理课文结构。

4.写感言存疑惑:在预习中如对个别字词特别有感觉就写简单的批注,或联想,或质疑以待课堂互助解决。

5.查资料有拓展:搜集好与课文相关的背景、作者生平、社会史况等材料,为进一步正确理解课文做好辅助。

二、文言积累讲俗成

成语、俗语是我国语言的瑰宝之一,因为约定俗成有其相对的稳固性,基本保持着文言文的词义、结构方法以及修辞手法。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词类活用历来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难就难在理解费力、识记吃力。可巧借成语来积累文言词类活用,这样就可以化繁为简,事半功倍。当然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做一个有心人,挖掘一些字词积累。如“其一犬坐于前”的“犬”解释为像狗一样,教师可列举以下成语:狼吞虎咽(像狼一样,像虎一般)、星罗棋布(像星星棋子一样),成语中名作状还有雷厉风行、鳞次栉比、抱头鼠窜、车水马龙等。不妨引导学生以表格形式对这类词语进行归类。

虚词也可一词多义进行拓展补充。在讲到虚词“于”时,教师不妨列举一组相关的成语让学生理解“于”的多种意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重于泰山(比)、供过于求(比)、喜形于色(在)、无济于事(对)、不至于此(到)等。“而”的解释也同样可用此法:公而忘私(并列)、不劳而获(转折)、计日而待(修饰)等。

三、重现历史激兴趣

文言文大多都是承载着历史背景的,只有让学生熟练掌握史学知识,才能让他们对文言文产生学习的兴趣。以课文《木兰诗》为例,木兰替父从军女扮男装,在烽火硝烟的战场数十载,为何身为女儿身也没有被发现。当时社会的背景是怎么样的?为什么需要抓壮丁去充军?壮丁找不到为什么就要用老弱病残凑数?这些问题一旦被学生们挖掘出来,就能探寻许多早已被忽略的事实:“古时候的王穷兵黩武,为了扩大自己的疆域不惜以牺牲百姓为代价,这些毫无节制的抓壮丁又破坏了多少人家的幸福生活呢?” 从这个点切入,就能让学生明白当时木兰从军的社会背景,从而对文中的语句“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的凄苦和无可奈何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

四、思维导图重概括

思维导图是有效展示放射性思维的图形工具,是人们将在某一方面有所关联的元素联系起来的一种可视化思维网络。以《爱莲说》为例,学生可以画出思维导图:如周敦颐以写莲花作为主干,莲花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仪态、风度等特点为枝干,层层划分,一目了然。而在学习《陋室铭》的过程中可以把文中环境、室内活动和文章中心句提炼出来构成一张简易的“陋室草图”。

五、语段改写究比较

课文《河中石兽》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既长又难,但文本的故事性很强。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改写。以文本第一节为例:“话说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石兽并沉焉。经过十余年,有僧募金修,水中艰辛求,最终不可得,以为顺流下。棹小舟曳铁钯,十余里寻无迹。寻无迹啊……”呈现文本,从字词及文本再比较分析,落实几个关键实词,要求学生改写第二节。

学生陈滢杰这样写道:“有位讲学家,设帐于寺中。听闻此事后,傲慢笑之曰:‘尔不究物理,此非木杮矣,岂能携之走?石性固坚重,沙性必松浮,石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沿河求石之,岂不颠倒哉?’众服为确论。”

这样的教学效果远胜于一直沉浸滞留于文本之中,由教师从始至终串讲的效果要好得多。

六、文本插图补台词

插图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笔者认为插图是课文重要段落或者难理解段落的一个形象解释。插图形象,趣味盎然,在教学文言文的时候教师只要能捕捉这一信息,就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河中石兽》中一张“三人指三方”的插图形象且显个性。三人手指的方向与三者的观点融合为一。于是在教学的时候,笔者尝试仿示例让学生结合文本联想补写一句人物经典台词,要求符合人物个性。如有学生写道:“老学究——谬矣,谬矣,必地中渐深耳!”

七、创设情景激兴趣

《卖油翁》一文故事性强,形象鲜明,哲理深刻,集趣味性、文学性、思想性于一体。开篇可屏显“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然后可让学生模仿卖油翁的动作,当然酌的是清水。

在模仿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既不能对准方孔,也不能沥之成线,结果地面湿一大片。在学生高呼“难矣哉”的情景中再进入文本细读,把握人物形象,文章就显得妙趣横生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四版图片     下一篇:深度备课让课堂教学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