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微时代 传播学校文化好声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7-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顺应微时代 传播学校文化好声音

□金华市宾虹小学 滕闽军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自媒体风起云涌。其中,微信以其特定的用户群、灵活多样的交流方式,深受大众欢迎。尤其是针对团体用户开发的微信公众号,借助二维码即时订阅、消息每日推送、品牌传播等个性化服务,向特定群体推送一系列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信息,为打造触手可及的文化媒介、创新育人传播路径,提供了更多可能与便捷。

笔者认为,学校文化最核心的是精神内涵。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发展战略、服务宗旨以及共同愿景,都是精神内涵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得以不断发展、传承、积淀的内在精神力量,是文化之根。

微时代赋予学校文化建设新的机遇。鉴于交流性、普遍性、及时性、互通性等特性,金华市宾虹小学对公众号的定位、运营状态以及存在问题进行有效的研究与探索。同时,紧紧抓住新媒体时代的掌上魅力,将校园文化通过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众准确、清晰地表达,从而引领正确的教育观念,宣扬主流价值观,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不断丰富精神内涵建设。

一、借势而上,搭建运营新机制

(一)建章立制,公众号运营常规化

为了让“金华宾虹小学”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更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学校成立了微宣组。微宣组由校长牵头,分管副校长主负责,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执行者,形成自上而下、纵横相连的报道组,确保工作到人、责任落肩。为了让信息更有效地传达,学校微信公众号在周一、周三、周五这3天,每天推送一期,每期推送3条内容,合计每周推送9条微信息。每周固定时间、固定数量的推送,让大众群体有了期待,从而在丰富微信内容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稳固用户群。

(二)分设支线,优化“微宣组”流程

为了让微宣组的运营更科学合理,微信公众号的采编任务落实到各个职能部门。党政办、德育指导中心、教学研究中心、后勤保障中心等部门,均设立专门负责人,负责寻找新闻线索并撰写信息。每条信息经分管领导审核后,发送给微信主编,由主编发送给分管微信的副校长审核。

除了职能部门明确分工外,按照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职责,又设立责任主编、摄影记者、文字记者等。文字记者负责采写新闻,摄影记者负责拍照,彼此通力合作、完成稿件。通过层层审核后发送给编辑,完成排版。最后,将链接发送到微信报道组的群里进行文字、图片、排版等的校对。完成终审后,推送微信。

微信报道组成员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安排合理,是保证微信报道组有序运营的重要制度保障。

(三)生发栏目,描绘最美宾虹画面

为了立体呈现宾虹小学校园文化,微信报道组根据宾虹小学的校园文化特色,打造一系列子栏目,从而使得信息传播更具专题性、准确性。

按照新闻类型分,“金华宾虹小学”微信公众号下设新闻报道类、人物专访类、教学科研类、德育活动类、党团动态类、后勤服务类以及非常设栏目类,力求全面地呈现校园动态。

其中,新闻报道类下设“宾虹快车道”板块,着力报道宾虹小学的最新动态,讲求及时性、时效性和新鲜度,力求做到当天的活动当天推送。

人物专访类下设“最美宾虹人”“宾虹学子”等板块。其中,“最美宾虹人”报道的是学校在教学、德育线上的优秀教师,通过对教师教学技能、班级管理、教学理念、教育举措等方面的报道,展现宾虹小学强大的师资力量;“宾虹学子”作为童萌版“最美”专栏,报道的是宾虹小学优秀的学生代表,如“舞动啦啦操,这个女孩惹人爱”“足球侠陈昱安,持球走天下”等。

“教研新视野”“宾虹画语”“科学大求真”“宾虹好作文”等属于教学科研类,报道学科创新亮点、关注教学改革,如“春风十里,不及阅读之美”“教育不止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稳扎稳打”。

后勤服务类则设立“宾虹美食榜”,通过潘大师古诗趣评、菜式图片、宾宾虹虹的儿童评价等,呈现孩子在学校的就餐情况。

二、拓宽渠道,快播校园好声音

学校微信公众号的用户量基数非常大,拥有一个稳固的信息接收群体,这也为公众号的运营提供了用户保障。校园文化建设依靠微平台,将静态的校园构建成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数字化校园。微信公众号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相接,凸显特色,挖掘校园文化中蕴藏的塑人、凝聚和引领价值,塑造符合校园文化的网络文化品牌。让学生在领略教师、同学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尚的同时,找到前行的力量和心灵的契约。

宾虹小学190余名专任教师当中,拥有浙江省特级教师2名,全国优质课评比和基本功比武一等奖获得者3名,省教坛新秀、省教改之星、省春蚕奖获得者等拔尖人才8名,市、区教坛新秀及骨干教师等优秀教师近100人,教育硕士25人。基于庞大的优秀教师群体,微信公众号策划推出了展现教师风采的“最美宾虹人”专栏。“最美”专栏文章一经推出,单篇阅读量达到平均300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5000以上,不仅受到学生家长的好评,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形成了宾虹好声音的辐射圈。

学校微信公众号坚持正面导向,传播优秀文化、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氛围,并紧密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之中,加强了师生、家校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情支持,使得学校文化彰显的价值观、育人观,真正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

三、推陈出新,顺应掌上微时代

“金华宾虹小学”微信公众号运营至今,收获鲜花掌声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亟待提升之处。例如,微信公众平台多为学校活动推送,教育理念提炼不够深入。师生、家校多方互动不足。只有让学生和家长真正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当中,才能营造活力四射、生命和谐的教育生态。其次,微信公众号的栏目还须推陈出新,盘活文化资源,充盈新鲜血液,让学校微信公众号更具影响力,从而发挥更大的互动功能与教育价值。

一个有内涵、高品质的校园,不是故步自封,而要顺应时代步伐,搭建掌上新媒体平台,注重不同形态文化的冲突、碰撞与融合,进而形成理解、尊重、鉴赏的文化观,博采众长,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后续,学校将不断创新完善微平台建设,持续弘扬正能量与价值观,传播好声音,使校园文化、人文精神得以弘扬和沸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