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叉辟新径 产教融合谱新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3-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长江师范学院绿色智慧环境学院以“融合科技智慧,创造绿色未来”为发展理念,着力学科交叉、产教融合,依托智慧环保产业学院的建设,融合遥感、大数据、无人机等新兴技术,对传统环境类专业进行新工科改造,解决传统环境类专业不适应行业信息化、智慧化新业态,以及产教融合不深入、人才培养与市场供需不匹配的问题,推动形成教育、科技与产业深度互动的新格局、新生态,为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径提供经验和示范。

    倾力打造学科交叉的“智慧+环保”特色,构建“环境类专业群+微专业+科创班”的专业人才培养格局

    进行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2个本科专业的新工科升级改造,开设智慧环保技术与应用、碳排放管理2个微专业,并依托科创实验班进行智慧环保人才培养,构建了“2+2+1”的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格局。针对环境类本科专业制定了具有智慧环保特色的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开设了“智慧环保概论”“地天空一体化环境监测实训”等课程,打造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智慧化特色。

    全面推进“校政企协研”协同育人,助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企业、协会、研究院所的育人功能,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课程共建、行业技能大赛共同组织、科研项目共同研发、企业专家进校园系列活动等,构建了“校政企协研五环节四要素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政府部门、企业、协会、研究院所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堂教学、实验实践、创新创业、毕业设计5个育人环节,共同提供师资、平台、资源和项目4个要素,使行业企业技术人员融入教学团队,推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企业资源充分带入课堂,从而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无缝衔接。

    大力建设四大融合资源和四大实践平台,丰富教学内容,发挥育人功能,提升教学效果

    一是立足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着力建设“智慧+环境”学科交叉融合资源、生产与教学融合资源、“双创”与教育融合资源、思政与专业融合资源,目前已出版生态环境产教融合教材10本、云教材6本,开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5个,建成教学案例库3个、课程思政云平台1个;二是加强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创新创业与学科竞赛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四大平台建设,已完成环境大数据处理实验室、环境遥感图像处理中心、生态环境智能监测实验室、环境监测技能实训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校企共建了遥感数据处理联合实验室、地天空一体化环境监测实践基地及“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平台,已有231名学生获得职业技能高级证书;三是依托实践平台构建了三层次能力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基本能力项目、专业能力项目及岗位能力项目进阶式培养学生的行业基础能力、行业综合能力与行业创新能力。

    聚力创新校内多学科协同机制和校企全方位协同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内容与形式,实现共同发展双赢或多赢

    一是创新性构建了“1+N”的内部管理机制,即在学院《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指导意见》框架下,建立了交叉学科协调机制、学科交叉平台建设及管理机制、资源流动机制及绩效评价机制等“N”项制度,并有序开展实施;二是健全校企六大协同机制,即培养方案协同制定、培养平台协同建设、课程资源协同开发、师资队伍协同培育、产业技术协同研发、实习就业协同服务,建立了行业导师聘用及管理办法、教师参加专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校企共建实践平台管理办法、校企合作科技攻关管理办法等,以深化校企合作的内容与形式,实现共同发展的双赢或多赢。

    致力提升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融合学院原有科研平台成立了面向行业企业的智慧环保产业技术服务中心,针对行业企业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组建联合攻关课题组开展科技攻关,在工业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森林松材线虫病遥感监测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并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另一方面,建立了面向地方环保服务的曙光志愿者团队和环保志愿者协会,“大学生在行动”等学生实践活动品牌连续两年受到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表彰,被“学习强国”、人民网、华龙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肩负绿色、智慧、环保使命的重任,学院将继续秉持“学参天地,师法自然”的院训,坚持学科交叉产教融合,为培养适应环保行业信息化、智慧化新业态的新工科人才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支撑和推进环保行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丁世敏 解晓华)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