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像妈妈 学校胜过家

(上接第一版)
同社区共建“爱心小课桌”
西陵区的很多老师在家访时发现,不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无人辅导家庭作业、无处做家庭作业。据统计,早上4点出门、晚上8点回家的家长占家长总数的22%,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家长占34%,全家在不足10平方米房屋中居住的学生家庭占81%,家中无电脑的占87%。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与社区共建了“爱心小课桌”,即社区出教室和课桌,安排专人管理;学校出教师,免费辅导社区内的学生完成家庭作业。
在中书街社区,每天下午4点半到5点半,学校教师都在社区教室为孩子们耐心辅导、讲解作业。在社区干部和学校老师的关心帮助下,这些学生的学业和行为举止有了很大变化。学院街小学四年级学生周玉冰洁,语文由原来的45分上升到70多分;六年级学生雷杰达,在期中考试中成绩全部为A。每次先完成作业的孩子,都会主动把社区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每个离开座位的孩子都会把椅子摆得整整齐齐。孩子们在这里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建‘爱心小课桌’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我再也不为孙子的作业发愁了。”雷杰达的爷爷高兴地说。
倾力打造“温馨家园”
为了让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体验到学校、老师的关爱和家的温暖,西陵区教育局在每所学校都建起了“温馨家园”。如镇镜山小学的“温馨家园”就建在一间宽敞的大教室里,开辟了“三区一箱”,即“亲情连线区”、“心理辅导区”、“生活技能指导区”和“悄悄话信箱”。
在“亲情连线区”,他们为孩子们配置了电脑电话。每周四下午,留守儿童在这个区域里能通过长途电话和远方的父母通话,交流情感。或者在老师的帮助下利用电脑视频和父母视频聊天。
学校的“心理辅导区”每周都安排老师义务为学生提供青春期心理辅导或学习指导。他们还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微爱感恩”、“心理抚爱”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老师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尽可能为留守儿童解决困难。女生卢霞(化名)来了初潮,吓得哭了。张家葵老师把她带到自己家里,一面为她洗身子、洗内衣,一面为她讲解青春期常识。卢霞感动地说:“张老师,您就像我妈妈一样!”
为了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学校在“生活技能指导区”配置了微波炉、电冰箱、洗衣机等电器和生活必备品,手把手教他们使用。每个月学校还组织相应的生活技能培训或竞赛,如低年级的“收拾书包我最能”、“佩戴领巾我最快”比赛,高年级的“叠被子比赛”、“包饺子比赛”等,用有趣活泼的形式帮助留守儿童学会自理、自立。
此外,西陵区教育局还建立了关爱机制和考评机制。他们为4563名留守儿童及流动儿童建立了档案,内容包括家长、监护人、爱心妈妈及学生情况,为关爱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依据;把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关爱纳入到工作目标考核体系之中,定期对教师、学校进行考评,确保关爱工作取得实效。
瓒呭競渚垮埄搴椾笅鍗曚紭鎯� 姣忓ぉ棰嗗彇鍒敊杩囷紝鍗曞崟浼樻儬浜笉鍋�-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