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教育均衡步伐方可治本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成因。其直接原因在于学校教育质量不均衡,而学校间差异的形成又有着特殊的历史根源。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许多制度的形成都可以追溯到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教育制度也是如此。为了确保培养出适应重工业发展的人才,国家的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资金和高素质的教师源源不断地流向“重点学校”。一边倒的资源优先配置政策,造成了校际之间办学条件的巨大差异,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和结构性短缺。

  当前,尽管“重点学校”在主流的教育政策话语中已经渐行渐远,但实行了几十年的“重点学校”制度,早已通过惯性将巨大的不公抛给教育、抛给社会。正如一位教育学者所言:“在一些地方,豪华光鲜的重点学校不仅成为能够短期奏效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而且成为权势人物享受优质教育的既得利益。”

  近年来,由于已有优质学校分布不均,加上城市发展过程中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不同社区房地产价格存在差异,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同质社会阶层的聚集,并加剧了学校发展的不平衡。比如前段时间,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某楼盘二手学区房由于可划片某知名小学,大胆喊出了每平米10万元的天价,该区域也因此被戏称为“宇宙中心”。

  在复杂的现实面前,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尤其是大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正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难题,其破解方案几乎超越教育政策所能实现的范畴。然而,教育者的使命又要求我们不得不直面难题,有所作为。

  多年来,围绕“择校”弊端,教育部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针对某些地方、某些学校的教育乱收费等问题展开专门治理,对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乱象绝不姑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治理教育乱收费仅仅是“治标”,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择校热”赖以生存的教育土壤。在社会经济发展、市场机制引入、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求不断升级的时期,“择校热”的存在有其历史必然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其治理工作不能靠简单的“禁”或“堵”。

  除了杜绝外部权力介入、斩断招生利益链条、阳光招生公开透明、领导带头、社会加强监督外,要从根本上解决“择校热”问题,必须正视现实,更务实地采取更加合理的制度设计并严格执行严格规范。

  近年来,教育部确立了全面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力图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各地结合本地实际,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在政策制度、经费投入等方面提供保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教育部日前召开的大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专题座谈会上,有关负责人也强调,做好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是系统工程,下一步,还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深化教育改革和发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5月17日至18日召开的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现场会,更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当前,要使好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境,不断完善有关的政策设计,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如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进一步提高均衡的保障水平;均衡配置,合理布局,进一步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善措施,加强交流,进一步合理配置义务教育教师资源;注重内涵,提高质量,进一步解决义务教育热点问题。与此同时,更要强化督导,科学认定,形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

  我国的义务教育主要由政府提供,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也大多在公办学校就读。从长远来看,如何在基本均衡的基础上,整体提升公办学校的品质,真正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促进学校办出特色,改变千校一面的局面,增加教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加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性,是当前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命题,也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教育部门必须致力的方向。

  所有的学校都是优质学校,所有的学校都是特色学校,是期望,也是动力。唯其如此,才能真正终结“择校热”,让老百姓切切实实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