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教学改革“中间道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王翔宇

  让教师真正有意识地、主动地变革自己的传统课堂,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在与一些有新理念的教师交流时,他们表示很想尝试一些能体现“自主、合作、对话、探究”等特征的教学方式改革,但谈到最后,往往都会以“这样做会无法完成知识点的教学任务”、“无法让学生考高分”而无奈退缩。这种“想改又怕”的教学改革心态,存在于很多教师身上。

  如何解决这一现实困境?我想,一味地与教师们讲新课改理念有多好,对教师来说是没用的,因为高考还要“分分计较”。这并非是教师不思改变的借口,而是现实中的客观矛盾。换个角度看,虽然学校领导也希望体现课改理念的课堂多出现,但如果真要强行放开课堂,让全体教师自主探索,校长们肯定也害怕“课堂失序、质量低下”,最终选择不敢改。

  怎么办?笔者认为,寻找一条课堂教学改革的“中间道路”极为重要。既不能无视当前高考评价等因素的制约,不切实际地让每位教师每节课都去追求理想化课堂,也不能完全无所作为、扎扎实实地搞应试。务实的做法是,学校应该鼓励有志课改的教师,进行一些“切块”处理,把自己的课堂分成两部分:大部分还是以传统的教学为主,确保适应高考的“教学质量”不下降,每学期拿出几节课或者一个专题,认认真真地朝着自己的理想课堂,作一些教学研究和改进。至于传统课堂和新课堂的比重有多大,一是学科上有差异,理科的课堂改革相对于文科不尽相同,二是也取决于教师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如果相关教师的教学水平很高,能有效地整合知识结构,压缩传统课堂的课时,就可拿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新理念下的教学探索。笔者认为,这种“切块”处理方式的课堂教学改革“中间道路”,是解决当前教师课堂教学难题的有效策略。“传统课堂”与“新课堂”以切块方式并存一段时期,不但不是教学上的“两张皮”和操作上的“机械论”,反而是课堂教学改革在推进策略上的“方法论”。寻求课堂教学改革的“中间道路”,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益处:

  第一,能克服课堂教学改革上“非此即彼”的思维,确保课堂改革真正做起来。很多教师在教学改革上有这样的思维,“要么一点不变,要么全部改变”、“要么大家都不变,要么大家都改变”、“只有教育大环境改变,我们才能改变”。而“中间道路”的选择,让有能力、想改变的教师敢于迈出第一步,慢慢地做起来,这种“小步子”的改变,学生和家长们也能接受。笔者一直认为,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具备新理念和改革愿望仅是第一步,我们还要找到合理的行动框架和实施方法,否则目标就无法达成。

  第二,课堂改革“中间道路”虽是一种过渡状态,但其对教师改进教学实践会给以明确的指向,能引领教师向理想课堂不断进发。此种教学改革“中间道路”的定位就是“低起步、高追求”,即除了知道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是什么样子,还清楚要达到这一理想目标,必须从现在起就要在应试框架内作一些渐进式尝试。我们一定不要小看教师们每学期的那几节“新课堂”,只要是教师们出于自身课堂变革的需要,这些课堂会让教师产生深层反思,让自己的课堂从“此岸”到“彼岸”建立起一种有目的的关联。这种教师主动设计、亲身体验与实践的新课堂,比起让他们观摩全国名师的优秀课堂影响力要持久得多。

  第三,“中间道路”是课堂教学从理念文本到实践生成的必由之路。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越是过于理想和完美的设计方案越可能让人觉得与现实无法对接,对改革成效产生怀疑。折衷考虑才是真正落实新课改的务实之举。目前,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和困境就摆在那里,与教育改革相关的诸多因素之间确实存在着相互冲突之处,需要从教育体制及教育的配套改革等方面下大力气调整和理顺。再者,任何一个改革时期,对问题的解决都是特定和有限的。因此,笔者倡导寻求一条课堂教学改革的“中间道路”,符合教师自身课堂改革的需要,也是学校在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之中的一个策略选择。

  (作者单位:山东省实验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