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2013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之90佳(一)1—33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1-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教育理论 】

    1.《收获幸福的教育:一所从不考试的公立学校》 [美]瑞克·玻期纳著 安秋子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基于对一所40年来不考试、无成绩的公立学校所毕业的百名学生的细致调查,而给出的真实而中肯的记载与评述,向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全人教育的学校样板,展示了如何建立一个终身学习者的社区,这对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在教育领域实行的精英主义文化是一种有效补充。

    2.《公共生活与公民教育:学校公民教育的哲学探究》 刘铁芳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以公共生活来开启学校教育空间,意在凸显教育的本质乃是个体成人,成为服务社会的公民。学校并不只是个体升学的扶手,而是个体灵魂上升的阶梯;不是实现个人私己性欲望的工具性场域,而是促进人的公民性生长,发育完整而健全之人性的教化性场域。怎样切实地开启学校公共生活视野,拓展学校教育的精神空间,提升学校教育的价值目标,当是今日学校教育发展的要义所在。

    3.《超越上海:美国应该如何建设世界顶尖的教育系统》 [美]马克·塔克主编 柯政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PISA 2009考试成绩出来之后,世界各国都开始集中关注上海以及中国的教育,本书对被认为当今世界教育做得最好的几个国家或地区(上海、芬兰、日本、新加波、加拿大)在教育上所取得成功的主要经验和原因进行分析和解读,这种解读与反思同样值得我们借鉴。

    4.《教育照亮未来——民国八大教育家经典文选》 杨斌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中小学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为主要阅读对象,以普适性、经典性及实践性为标准,遴选了民国八大教育家的经典文章,集中回答了教育的本质、儿童成长、教师职业幸福等诸多现代社会依然面临的问题,这些教育思想、教育主张标示着教育的路径,对当代教育仍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5.《及格主义》 方柏林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完美主义让很多中国孩子不敢倾听内心的声音。他们早期十分优秀,长大后却成了交往笨拙的人,同事关系和家庭关系处理不来,在社会攀比氛围下情绪低落。而倘若孩子能够心态轻松地去进行各种有益的尝试,拥有对生活全方位的欣赏,人生会快乐很多。该书从中美教育比较入手,用一种开阔的教育眼光去看待长大成人这件事。

    6.《人类行为、学习和脑发展:典型发展》[美]唐纳·科克等主编 宋伟 梁丹丹主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本书基于当代儿童青少年行为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当代最先进的脑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等先进科学实验手段,对儿童青少年群体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研究,从认知机制和脑发育机制的角度探讨其行为发展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从而使我们对儿童青少年的认知机制和脑机制有了深刻的认识。

    7.《温家宝谈教育》 《温家宝谈教育》编辑组(编) 人民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全书共分“关于教育工作的讲话”、“关于教育工作的通信”、“与大学师生的座谈”三大部分。体现了温家宝同志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关心,展示了他根据时代要求和教育发展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教育论断,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8.《陶西平教育漫笔选集①“大家不同,大家都好”》 陶西平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陶西平先生近十年的教育漫笔精选集,书中的“大家不同,大家都好”应该包含两重意思:一方面是虽然大家不同,但是大家都好。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家不同,所以大家都更好。前者表达了事物因包容而绚丽多彩,后者描绘了事物因交融而百花争艳。在对历史的反思中汲取营养,在对现实的反思中汲取智慧,从而使我们的创新能够更为理性。

    9.《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与干预》 黄会芹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领域一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模式:一种是理论研究,一种是实践探索。这两种研究模式较少存在交集,这使得理论研究的结果很难以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实践工作又因为缺乏理论的指导不能有效解决问题。该书希望能够把理论研究结果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对我国当前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与实践干预工作起到一点作用。

    10.《家庭、学校与社区》 [美]钱德勒·巴伯、尼塔·H.巴伯、帕特丽夏·史高利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