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区教研”的永川探索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5-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重庆市永川区将“片区教研”作为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实施“联合·整合·融合”三大策略,全力促进区内学校均衡优质发展。

    ■本报记者 胡航宇 通讯员 陈小莉

    在一次教育综合督导工作中,重庆市永川区红河小学展示的教学教研、校本课程开发、艺体活动等多方面的课程改革成果,让前来观看的农村小学啧啧称赞,“如果没有参与研讨、学习,不断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农村与城市的距离将拉得更远”。

    从2012年9月开始,永川区在前几年粗放型研究的基础上,将“片区教研”作为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重要抓手,进一步灵活机制、激发学校和教师的创造力,通过实施“联合、整合、融合”三大策略,全力促进区内学校均衡优质发展。

    从“各顾各”走向“手牵手”

    “教师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高质量的教育取决于高质量的教师”,而教研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一个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指标。“片区教研”未开展之前,由于校际差异和升学竞争等原因,永川区学校之间交流甚少,基本处于“各顾各”的游离状态。怎样创新教研方式,克服原有“区级教研”和“校本教研”的不足,成为所有学校的共同期待。

    “教育均衡优质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此共识下,通过充分调研,2012年10月,永川区教委采取“自主选择+合理调配”的策略,将全区4所重点中学、8所城区优质小学作为组长学校,24所中小学作为副组长学校,其他学校作为成员学校,依据学校规模、领导管理、教师队伍、办学水平等进行合理调配,最终形成中学4个、小学8个共12个教研片区。通过优质学校作为对口帮扶和教研援助单位,采取分片定点的方式开展送课下乡、送课进城、技能大赛、集体备课、开放教学、团队打造及专题研究等活动,引领片区内学校共同发展。

    按照5年发展规划,该区明确提出了“聚集课堂——完善课程——形成特色”三级学校生长阶梯。

    与此同时,永川区还制定了专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从组织管理、活动开展、活动成效三个维度,教师培训、教学研究、资源建设、学校发展等12个方面对片区教研实施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督导评估。

    “联合”策略的实施,使片区学校从“各顾各”走向“手牵手”。 

    从“手牵手”走向“肩并肩”

    作为所辖10所学校的组长单位——萱花中学的校长屈英灿表示,“片区教研”要寻求学校发展的契合点,搭建师资建设的着力点,抓好校际活动的生长点,努力打造“一校一品”。

    “传统优质课个人赛现在成为团体赛。”片区教师参与区优质课比赛,片区成员学校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相互打磨,共同经历磨课的过程。

    普安小学语文教师杨玲被推荐参加区里的“卓越课堂”赛课活动,从第一次学校赛课“摸着石头过河”到第二次区里的“闪亮登场”,杨玲说,这堂六年级的《科学》科目中的“斜面的作用”一课,前后有了质的变化。

    “作为语文教师,我重在指导学生采用合作式学习,教师适当参与,也把这种理念融入科学课中。”而经过片区教研组的共同商讨、修改、打磨,杨玲说,“我的教学方式有了改变,我明白了在学生实验课中,更应该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而教师则应更多地观察学生,再做评价。”这堂课获得永川区教师“卓越课堂”一等奖。

    在这样的机制下,每个教师可以欣赏到10名教师执教同一课,展示他们不同的教学风格,真正呈现出课堂教学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2个片区的112所共同体学校在组长学校的指导下,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校本教研等活动,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永川中学片区建立了联动机制、互派机制、监测机制;萱花中学片区实施管理互通、师徒相通和资源共通“三通”策略,促进共同发展;红河小学片区突出专家引领、专题教研等“九大活动”;红专小学对片区内12所学校开展调研,确定30余个问题作为后期共同研究的课题,助推片区教师全面进步。

    从“肩并肩”走向“心贴心”

    “引领共同体成员进一步寻求文化上的认同、心灵上的共鸣,使成员学校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最终实现了彼此间的息息相通、心心相印。”红河小学校长蒋明洪的一席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片区教研的实质。

    蒋明洪说,开展“片区教研”之前,只需要把自己学校搞好就行了,即使想去帮助稍差的学校,也有顾虑:怕被人说出风头,怕其他学校不以为然。现在作为组长学校,带动片区,推动整个片区教育的均衡发展,是责任,更是义务。

    针对“片区教研”中梳理出的学校艺体专职教师人数偏少,部分课程辅助活动开展落实不到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流于表面等问题,今年红河小学片区将重点放在非语文和数学课教师教学业绩考核管理经验交流活动、课程辅助活动优质课比赛上,并启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工程。

    如今,“片区教研”已经打破了片区界限,辐射到了全区学校的多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开展专题讲座132次,分层次开展“达标课”、“展示课”、“示范课”交流80次,上示范课400余节,受益教师达8000名,20余所薄弱学校上档升级。

    “教师发展不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也是学校的事情,更是区域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永川区教委主任陈军表示,“片区教研进一步创新了教研模式,增强了教研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和深化了课程改革,不断壮大了教研队伍,形成了以强带弱,强弱互助,资源共享,协同共进的大好局面,成为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助推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