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内涵建设 追求特色发展 打造示范中职名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5-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辽宁省机电工程学校校长兼党委书记黄晓初,辽宁省辽阳市人,锦州工学院汽车工程系毕业,高级工程师,2011年至今担任辽宁省机电工程学校校长兼党委书记,2009年荣获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授予的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9年至2011年荣获辽阳市政府部门授予的辽阳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2年被辽宁省教育部门评为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先进个人;2013年荣获辽阳市共青团授予的“辽阳第四届五四奖章”,在2013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创新杯”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她是一所有着半个多世纪发展历史的中职学校,她秉承“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突出机电”的特色办学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示范建设为主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为突破口,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打造中职教育品牌,建设全国中职名校中走出了创新发展之路。她就是辽宁省机电工程学校。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学校,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优秀网络建设单位、辽宁省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连续四年被辽宁省教育厅授予“中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特殊贡献奖”等多项荣誉。

    众多荣誉的背后,学校有着怎样的办学理念?校长黄晓初又有着怎样的治校高招?带着崇敬和好奇,日前,笔者走进辽宁省机电工程学校,校长黄晓初作了解读。

    笔者:黄校长您好,很荣幸今天能来拜访您,学校近年来发展迅速,请您介绍一下学校的办学历史好吗?

    黄校长:好的,辽宁省机电工程学校始建于1956年,建校50多年来,历经建校之初的艰苦创业、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壮大,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现在有加工制造、交通运输、信息技术、财经商贸类4大类16个专业。2012年6月学校《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获国家教育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正式批复并展开示范建设工作。建设工作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特色为发展”的指导思想,全力打造“校企深度融合、工学阶段训练、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突出机电”的特色办学理念,重点建设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4个专业项目和一个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项目。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的建设,为学校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笔者:黄校长,作为中职示范校项目建设校,学校如何借助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来提升学校的内涵建设与质量?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呢?

    黄校长:示范校建设的两年,是学校快速和跨越式发展的两年。在此期间,学校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果。其中4个重点专业深入东北CAXA公司、瓦房店金海轴承有限公司、亚龙集团、神州数码、辽阳本田、大众4S店等多家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在“三改革三建设一创新”的总体框架下,分专业制定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2013年开始在12级、13级学生中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果。2014年毕业生双证率达到全部。

    学校按照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的目标,实现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因材施教,三级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工学交替,阶段训练”人才培养模式;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四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及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结合素质养成”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在培养方案调研、制定、实施过程中,各专业重新制定了课程标准,修改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建成《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技术》等17门专业核心课程;完成《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技术》等12本特色校本教材编写与出版工作;完成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的《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调查与提升策略研究》、《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专业建设研究》等6个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方面的课题立项与结题工作。

    笔者: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全面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的重要举措,学校是如何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实现校企融合的?

    黄校长:为了树立“大职教”理念,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学校作为理事单位参与4个职业教育集团,并与本区域及周边地区的3所学校及70个企业组成了职业技术学校集团联盟,涉及数控加工、机电设备、电子产品、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平面设计5大产业,将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产业、生产与教学、学生与职业、招生与用工深度融合,有效缩短技能型人才的供求距离,解决了产业和企业用工的急需,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学校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企业专家参与教学计划的指导,教师下企业形成制度化。发挥人才和技术输出优势,与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实训,完成忠旺集团、庆阳化工等11家送教入企计划。学校挂牌成立企业专家工作室、多家企业挂牌设立学校实训基地。数控、汽车、电子引入企业资源在学校建立起实训车间;电子专业与企业共同开发小型生产线;数控实训基地建立面向生产的机械制造技术为中心,承接企业的加工服务,实现校厂互动的格局。学校与企业成立学生学习质量评价考核委员会,行业企业参与了课程建设、教学实施改造、教学评价的全过程,最终达到了校企的深度融合。

    笔者:建立一支数量足、质量高、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学校长远发展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用哪些措施来提高教师的职教能力?取得了哪些成效?

    黄校长: 拥有一支师德高尚、学识渊博、教艺精湛、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对学校的持续发展太重要了。我们主要是通过这几种方法来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对教师“企业实践、专项培训、课程进修、学历提升”实行“四鼓励”政策,完善了教师培养、培训、聘任管理制度,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重点,通过师德工程、名师工程、青蓝工程以及出国培训、国培省培、名校培训、企业实践等途径,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建设了一支“名师引领、骨干带头、行业兼职、双师为主、德技双馨”的教学团队。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取得以下成效:15名专业带头人中,1人被评为国家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10人被评为辽宁省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和省级优秀教师,2人被聘为教授级高讲。专业带头人带领建设的4个国家、省级示范专业凸显了骨干示范效应,对其他专业建设起到引领、推动作用。骨干教师教科研成果显著。16人次参加北大、浙江工业大学培训,1060人次参加企业实践,示范专业建设中重点培养28名骨干教师。骨干教师获得省市级以上教科研成果7项,发表论文138篇、编写专业校本教材26本,其中12本正式出版。学校还聘用51名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采取“学校与企业互换人员”方式开展教学和课题攻关,学校与企业人员优势互补,提高了专业课和实训教学效果。

    笔者: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特色项目,您能谈一下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有哪些亮点吗?

    黄校长:好的,学校在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文化校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打造更加清新、高雅、时尚,具有现代气息浓郁的校园环境,使校园的环境文化建设和谐发展;提升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品味与质量,使之与传统、时代、社会、企业接轨;完成校园美化工程自筹450万元修建400米塑胶跑道、60万元修整道路。2012年学校被授予“目标绩效考评先进单位”、“辽宁省模范职工之家”。

    2.进一步提炼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制作校徽、校歌、校服。续写校史汇编成册,开展寒窗基金助学、看好书写心得、宿舍评比、达人秀等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2012年成为“辽宁省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卓越组织奖;学校文明风采竞赛“诚行天下”演讲比赛团体一等奖;获“中国移动杯”辽阳市青少年公益微电影、原创歌曲大赛三等奖;被辽阳市授予“学习雷锋、落实民生”先进单位。

    3.推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全方位打造文化校园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效应;规划校园文化活动广场;规划设计学校校史陈列室;编辑校园精神文化丛书;完成学校管理制度修订编辑工作。

    4.引进数字化校园流量认证控制设备,整合开发学校综合信息系统软件,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

    笔者:示范校建设两年来,学校从示范走向引领,很好的发挥了示范、引领、辐射作用,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黄校长:两年示范建设,学校为地方经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做出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学校依托数控品牌实训基地,连续6年承办省、市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在省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学校发挥资源优势,为区域内行业企业培养急需的专门初、中、高技能人才。两年来,学校骨干专业为海尔集团、沈阳机床、瓦房店金海轴承制有限公司、辽宁忠旺集团、辽阳新风集团、辽阳广本4S店等企业培养了近3000名毕业生,满足了辽宁企业的人才需求。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