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6-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悠久的办学历史

    青岛科技大学是山东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获批为具有山东省“211工程”之称的“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始建于1950年,历经青岛橡胶工业学校、山东化工学院、青岛化工学院,2001年山东省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并入,2002年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学校现有崂山校区、四方校区和高密校区三个校区,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以材料学、化学工程、应用化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信息与计算机为特色学科的多科性大学。

    优秀的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4人,外专千人计划专家1人,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人才(教学名师)人选1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7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7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51人。

     完善的学科基础

    学校现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5个硕士点;拥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教育部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0个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有2个国家教学团队,5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4个。在2013年山东省学科专业评估中,我校共有17个专业类(含37个本科专业)进入全省前五名行列,其中,材料类、化工与制药类、化学类和仪器类位居全省排名首位。

    雄厚的科研实力

    学校先后获得1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科技部门杜邦科技创新奖。在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0中国高校国家重大技术发明奖排行榜”中,列全国高校第29位(并列),山东省属高校之冠(并列);在“2010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中,列全国高校第59位(并列),驻鲁高校第3位,山东省属高校之冠。学校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上市的公司已经达到四个。

    广阔的就业前景

    我校毕业生以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自强务实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广大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在政府机关、高校、企事业单位等岗位就业前景广阔。学校积极开拓“国际化就业”、“学士后流动站”等就业渠道,毕业生在国际化公司的就业比例逐年提高,部分专业国际就业率达到50%以上。在巴斯夫、拜尔、大众、德固萨、阿尔卑斯等跨国公司都可以看到学校毕业生的身影。毕业生就业率连续8年位居省属本科高校之首。2007年、2012年被山东省人社部门、教育部门联合授予“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近年来,大学生创业工作成绩显著,2010年被山东省人社部门评为“山东省高校创业教育示范院校”,2011年被青岛市评为仅有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2012年被山东省人社部门评为“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报考看点

     看点一:专业优势

    2014年学校新增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和休闲体育两个本科专业;自动化(中法合作办学)一个合作办学本科专业。学校招生本科专业达到70个,其中材料学、化学工程、应用化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信息与计算机为特色学科的热门专业因其教学资源完善、师资力量雄厚、就业前景广阔,历年来吸引着广大考生踊跃报考。

    看点二:英才培养计划

    学校选择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工程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4个专业设立“英才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该计划整合教学资源,配备一流师资,开展双语教学,选用国内外一流大学的高水平教材,努力推进课程国际化进程。实施导师制小班独立教学,开放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教学及科研实验室,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学生科研训练、科技创新、参加学科竞赛等实践活动。实行本科与研究生贯通培养,“英才班”的优秀学生可参加校内研究生推免或推荐报考国内外高水平大学。

    每班每年招收学生25人,其中10个名额列入当年招生计划,其余名额面向全校当年入学的大一新生选拔招收。施行优秀学生选拔机制、动态进出机制和自由选择专业机制。

     看点三:个性培养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念,为营造有利于学生成才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允许成绩优秀且符合条件的学生转专业学习或修读双专业、双学位。改变了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现状,培养学生个性化成长,全面助力学生成才。

    此外,学校绝大部分本科专业享有免试推荐攻读本校相应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机会,为毕业生继续深造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看点四:强化实践

    经教育部门批准,学校选择软件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4个专业列入教育部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与德国朗盛公司、日本株式会社阿尔卑斯技研、青岛软件园等国内外知名的大中型企业深度合作,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优秀工程应用型人才。

    教育教学分两阶段,前期在校完成基础课程学习,后期在企业或工程训练基地学习专业知识并进行工程实践及毕业设计,重点培养锻炼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和在企业与社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能力。

    看点五:国际化特色

    学校积极推行开放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同德、韩、美、加、俄、法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61所高校开展合作,联合培养本科生、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人才,形成了鲜明的国际化教育特色。其中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成立的中德科技学院,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范例。以此为蓝本的国际化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获2009年度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2012、2013连续两年被新浪网评为十大品牌影响力中外合作院校。

    青岛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 电话:0532-86085777 0532-88957996 网址:http://zs.qust.edu.cn/ 邮箱:zsb@qust.edu.cn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