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为本 素质为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6-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

    广西师范大学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学校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校园面积4100多亩。学校现有21个教学学院,在职教职员工2342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0716人,博士生93人,各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305人,各类留学生1800多人,函授、进修生等10000余人。建校8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尤其是广西培养了25万多名教师和其他专业人才。

    招生专业基本情况

    加强专业建设与规划,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把广西师范大学建设成为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库”、“文化库”和“智力库”,逐步建成西部一流、国内知名、国外有一定影响、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地方综合性大学是广西师范大学办学目标与宗旨。“弘文励教”、“人文强桂”是广西师范大学80多年办学形成的特色与优势,学校以内涵建设为核心,积极推进专业结构调整,稳步发展新办专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现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本科专业72个,其中师范类专业18个,师范兼非师范专业21个,非师范类专业33个,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门类,形成了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师范性专业与非师范性专业协调发展,布局合理、优势互补、交叉渗透的本科专业格局。学校依托现有优势学科,不断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建成了一批在地方或行业有一定影响的特色、优质专业。目前,学校有国家特色专业7个,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11个,自治区级优质专业11个。

    学校人才培养改革措施

    培养模式不断创新。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为指导,全面进行校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2011级开始,以突出师范类专业对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适应性、强化非师范类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为重点,将各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为通识素质教育平台、学科专业教育平台、教师资格教育平台(专业拓展教育平台)、实践教学环节平台等四大课程平台,构建了模块化、多样化、立体交叉而且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完整课程体系。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听审工作,多方听取专家、学者、学生对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意见和建议。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优化和创新各层次和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以“应用”为目标、“创新”为特征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培养贯穿始终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以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体系;大力开展职教人才培养,扩展职教学生规模,目前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有职教师资班、中职升本、专升本等多个层次的学生,构建中职、高职、应用性本科直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上下贯通、左右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立交桥”;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2+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完善2+2学生的校内分流机制;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以教育部“卓越计划”和“珠峰计划”为导向,实施“独秀人才培养实验班”,批准设立了“教师教育”、“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科学教育”等四个独秀实验班。

    深化教学改革,大力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学校以“十二五”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契机,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在国家项目上获得新的突破,化学专业获批全国地方院校首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成为全国9所获得该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学校之一。汉语言文学等11个专业获批广西自治区特色专业。“桂林山水中的文化印记“等2门课程被确立国家精品精品视频公开课,“课程与教学理论”等4门课程获准为教师教育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教育学”等2门课程获准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所获得的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在同类师范院校名列前茅。学校已逐步建成校级、区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三级课程体系。

    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学校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搭建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平台,《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技能提升工程项目》获得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立项,“生物学实践教育基地”获批为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拓展区内外高水平实习基地建设,近一年来,新增34个实习基地,其中教育科研实践基地18个,教学科研实践基地16个,使广西师范大学校外实践基地总数达到248个,推进“教育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实践模式改革。

    自2012年国家和自治区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后,学校随即出台了《广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成立了校、院两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创计划管理体系。两年来,共获得国家大创项目60项,自治区级大创项目180项,近三年,学生在参加全国、全区学科(技能)竞赛中成绩突出,成果丰硕,获得全国奖励518项,全区奖励2746项。其中,在2011年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中获得学习平台类一等奖,这是广西师范大学首次在该项赛事中获得一等奖,也是广西高校在该项竞赛中获得的最好成绩之一。

    2014年普通本科招生政策

    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面向全国28省(市)安排5190名招生计划,其中,理工类2060人,文史类1860人,艺术类960人,体育类310人。自治区内安排招生计划4149名,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等27个区外省(区、市)安排招生计划1041名。

    广西区外考生的录取工作,按照考生所在省级招生部门安排的录取批次及办法进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录取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分五个批次进行,其中体育类专业(不含运动训练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艺术类专业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在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批录取;其他专业(不含中外校际交流项目类专业)在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在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生源不足时,执行本科第二批次院校的投档分数线并择优录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校际交流项目类专业在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民族预科生在本科第二批次预科批录取。

    广西师范大学80多年办学历史,铸就了“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校训。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优质的教育教学水平、注重文理交融的综合优势、完善的教学设施,为学子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通信地址:广西桂林市育才路15号

    邮政编码:541004

    联系电话:0773-5818532

    电子邮件:zsb@gxnu.edu.cn

    学校网址:http://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